LED芯片,小企業已經玩不轉?
2014-11-14 17:52:14 本站原創11月11日,廣東甘化在其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十臺LED機器產能可以達到4萬片/月。面對一家十幾臺的設備的企業,在中國也有幾十家,但這些規模的產能到底能否切實轉化為效益?為小企業撐起一片天,前途仍是個未知數。
據了解,廣東甘化去年年報顯示,2013年,其全資子公司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扎實推進LED外延片、芯片項目建設,按計劃完成了十臺MOCVD機等各類生產設備、配套設施、配件物料的采購。此后,德力光電投資建設的LED外延片、芯片生產線經過調試生產,已具備量產條件,于2014年7月起正式投入生產。
而對于LED外延芯片市場,自2013年還比較膠著與不明朗的LED芯片市場,到今年卻開始逐漸清晰,一些小的、沒有上市的芯片企業紛紛開始尋求并購和合作,更有甚者已經停產,準備退出這個領域。去年還在苦撐待變的企業,現在只能看到上市企業還在繼續堅持。在行業沉淀十數年,經驗豐富的從業者敏感地發現,LED芯片領域,已經開啟了集中化的步伐,或許兩年之內,將決出生死。此時廣東甘化以十臺機投產其前景又將如何?
多家大公司加碼LED芯片計劃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家公司拋出了加碼LED芯片的計劃,合計投資超百億元用于擴產能。
乾照光電9月4日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向包括股東王維勇在內的不超過5名特定對象發行約不超過6074.41萬股,募集不超過8億元資金全部投向LED藍綠光外延芯片產業化建設項目。
公告顯示,此次募資投向的LED藍綠光外延芯片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3.43億元,項目首個達產銷售收入12.14億元,經營期內凈利潤為1.23億元,凈利潤率為11.60%,稅后內部收益率為13.73%,投資回收期為7.35年。
筆者注意到,就在今年7月,公司才與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廈門火炬管委會)簽訂了《投資協議》,擬投資建設LED藍綠光外延片、芯片和照明產業項目。乾照光電擬總投資50億元,分兩期投入。
對于公司的這一舉措,投資者也頗為認可。昨日乾照光電復牌后,股價直接以漲停價開盤,雖然盤中有所震蕩,但仍以漲停價收盤。根據深交所盤后數據顯示,游資成為背后推手,銀河證券寧波翠柏路營業部買入1650.4萬元,位列買1席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LED芯片領域擴產的并不僅僅只有乾照光電一家公司。4月以來,三安光電、華燦光電、澳洋順昌紛紛加碼,計劃投資總額將超百億元。
三安光電4月4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廈門火炬管委會簽署《投資協議》,總投資為100億元。公司擬投資建設LED藍、綠光外延片、芯片生產線,首期項目建設周期為1年,首期投資50億元。
華燦光電4月18日發布公告,旗下子公司華燦(蘇州)公司擬投資擴產LED外延片芯片三期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11.84億元。與一、二期相比,三期擴產完成后,公司產能將有大幅提高,華燦(蘇州)公司可實現外延片年產能114.7萬片(折合4英寸),芯片產能636.2億顆。
澳洋順昌則通過發行可轉債的方式募資來投向LED芯片。公司8月公告,擬募集不超過5.1億元,投向LED外延片及芯片產業化項目(二期)。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藍綠光LED外延片264萬片(以2寸外延片折算)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