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集成電路設備發起“337調查”
2014-06-30 22:13:49 本站原創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7日宣布,對多國企業在美銷售的部分集成電路設備及相關產品發起“337調查”。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聲明稱,涉案產品是部分集成電路設備以及裝有相關集成電路的無線通信設備、電視機、光盤播放器、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涉及中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國的32家企業。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今年5月12日提出申訴,指控美國進口及在美國市場銷售的上述集成電路設備及相關產品侵犯了該公司專利,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啟動“337調查”,禁止涉案產品進口到美國或在美國銷售。
337調查,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競爭行為或向美國出口產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貿易行為。包括:產品以不正當競爭的方式或不公平的行為進入美國,或產品的所有權人、進口商、代理人以不公平的方式在美國市場上銷售該產品,并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損害威脅,或阻礙美國相關產業的建立,或壓制、操縱美國的商業和貿易,或侵犯合法有效的美國商標和專利權,或侵犯了集成電路芯片布圖設計專有權,或侵犯了美國法律保護的其他設計權,并且,美國存在相關產業或相關產業正在建立中。
2012年11月舉行的“科技創新全球化進程中中美知識產權保護和反傾銷法律實務高峰論壇會”上,中國已經成為美國“337調查”的最大受害國,在已判決的相關案件中,中國企業的敗訴率高達60%,遠高于世界平均值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