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表OLED新技術材料成本僅一成
2013-01-17 08:28:37 本站原創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九州大學的“最先端有機光電子研究中心(OPERA)”宣布,已研發出使用于OLED的第3代發光材料“高熒光(Hyperfluorescence)”。報導指出,目前使用于OLED的第1代發光材料“熒光材料”價格雖低廉但轉換效率(將電子轉換為光的效率)低,第2代發光材料“磷光材料”轉換效率雖接近100%但因必需使用銥(iridium)等稀有金屬故價格高昂,而新研發的第3代發光材料“高熒光”則融合了前2代材料的優點,不但轉換效率接近100%,且因無須使用銥(iridium)等稀有金屬,故材料成本僅需現行的1/10。
報導指出,OPERA已利用新研發的發光材料試作出小尺寸OLED面板,其壽命高達數千小時,OPERA并計劃于1年后將新研發的發光材料實用化,預估初期將率先應用于智能型手機上。據報導,OLED面板最終料將朝“向紙一樣的顯示器”邁進,而目前已有來自南韓等多家海外廠商前來詢問上述新發光材料,惟OPERA基本上將以日廠為優先供應對象。報導指出,日廠在OLED面板上一度位居領先地位,惟目前已被南韓三星電子拋在腦后,故上述新發光材料可望成為Panasonic、Sony和東芝等日系廠商追擊三星、LG電子的武器。
OPERA為日本產學合組的機構,參與的企業包含于今年美國CES上展示56吋4K OLED面板(見附圖)的Panasonic以及Japan Display Inc、東芝、東京威力科創等14家日本電機/材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