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PC處理器受PC市場影響停止不前?
2013-01-06 21:31:24 本站原創在過去的一年中,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聯系也越發緊密。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相信PC終究會被這二者所替代,ARM架構處理器會以它無與倫比的功耗以及強悍的性能完勝x86。
但其實不然,在2012年PC處理器并未停下的步伐,在性能已經完全夠用的情況下,PC處理器現在走的是一個縮小體積并盡可能的降低功耗的路子,其研發重點已經發生了改變。回顧本年度的Intel處理器我們可以發現Ivy Bridge相對于Sanady Bridge來說在處理器頻率以及性能方面均沒有什么明顯的提升,但功耗卻降低了接近20%,核心面積也有所減少。
雖然這與其競爭對手AMD近年來逐漸淡出高端處理器市場,推動Intel產品性能提升的動力大不如前有很大的關系,但事實上Intel自身的產品更新周期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放緩。在桌面和移動設備端,新產品的發布時間較過去推遲了18個月,服務器和工作站平臺則為30個月。
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對今年的PC處理器市場究竟能夠做出怎樣的期待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Intel的大殺器Haswell處理器肯定會在今年第二季度左右正式登場,Intel也明確表示了這款面向桌面以及筆記本市場的產品將會以節能為主要特點,而不是此前猜測的性能大幅提升。預計具體發布時間會在今年6月份的臺北電腦展前后。
令人失望的是Haswell的主要規格不會有什么亮點,與其前輩Ivy Bridge相比之下不會有什么太大的變化,除了處理器插槽更換為LGA1150之外,包括三級緩存、默認頻率以及內存頻率等都不會有什么改變。從現有K系列Ivy Bridge處理器的內存搭配能力來看,新構架的K系列處理器可能也會支持DDR3-2800+。此外,未鎖倍頻的Haswell處理器仍將無法支持VT-x硬件虛擬化技術。
具體性能方面,Haswell處理器大約能夠帶來10%左右的性能提升,在FMA/AVX2指令集方面的提升空間將會更大一些,另外在核芯顯卡性能方面也會取得一定的增長,最大能夠支持4K分辨率,與目前的HD Graphics 4000相比大約能夠提升50%左右。
在移動產品方面,最高規格的i7-4930MX的動態加速頻率高到3.9GHz,完全能夠和桌面級的i7-4770K一較高下了,如果搭配上DDR3-2133內存以及視網膜屏幕的話,足矣成為一款滿足任何人需求的超級移動設備。
另外在Haswell發布之前,Ivy Bridge平臺也會迎來全新的Y系列產品,面向高端平板產品的TDP Core i7-3689Y功耗低至10W,采用雙核心四線程設計,3級緩存4MB,融合HD Grahics 4000核芯顯卡。其1.5GHz主頻在Turbo頻率管理技術的支持下能提高至2.6GHz,比市面上任何ARM處理器都快。
面對即將到來的Haswell以及Ivy Bridge Y系列產品,Intel的競爭對手們又會怎么做呢?
按照去年曝光的產品路線圖, 為替代當前的打樁機(Piledriver)系列,AMD應在2013年推出基于第三代壓路機(Steamroller)核心的產品,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壓路機怎么著也得到明年才會出現了,Richland APU在CPU部分依然會采用打樁機建構,但融合顯卡會升級至GCN架構的HD 8000系列,總的來說特性將會和Trinity非常相似,用它來對戰Haswell,勝負我們可想而知。因此可以說整個2013年的CPU大舞臺上可能只會有一款Haswell大放光彩。
總的來說在整個2013年,如果你希望有能耗比更加強悍的處理器,那就請你等待Haswell的到來,如果你只是希望打造一款性能強勁的游戲設備,并計劃配備優秀的獨立顯卡,那么犯不著浪費更多的時間,因為當前的Ivy Bridge CPU已經滿足了所有的要求。
需要補充的是在2013年中可能還有會兩款產品大放異彩,一是我們熟知的ARM,另外就是我國自行開發的“龍芯”處理器。
借助微軟Windows RT系統的東風,ARM處理器可能會在2013年中再創輝煌,其領域可能不會再僅限于手機以及平板,在其它領域中也可能會大放異彩。
來自中國的“龍芯”處理器得益于MIPS指令集的CPU架構,龍芯較ARM更節能。目前“龍芯”已經掌握了32nm制造工藝,以支持向量運算的8核3B-1500為例,其TDP僅為50W,以三分之一的TDP功耗值實現了與Core i7-3970X相等甚至更高的FP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