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管齊下 共謀智能配電領域分布式發電發展
2012-08-04 16:15:00 本站原創據報道,截至7月20日,國家電網建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深處的陳巴爾虎旗分布式電源/儲能及微電網實驗研究項目已安全運行14天。
分布式電源通常接入中壓或低壓配電系統,并會對配電系統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傳統的配電系統被設計成僅具有分配電能到末端用戶的功能,而未來配電系統有望演變成一種功率交換媒體,即它能收集電力并把它們傳送到任何地方,同時分配它們。
分布式發電具有分散、隨機變動等特點,大量的分布式電源的接入,將對配電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產生極大的影響。
隨著陳巴爾虎旗分布式電源/儲能及微電網實驗研究項目和冀北圍場分布式發電/儲能及微電網項目這兩個實驗研究項目的建成和投運,將為農村可再生能源分散接入配電網相關技術研究搭建了良好平臺。
國家電網公司通過兩個項目的建設,旨在利用智能電網技術,在保證電網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消納可再生能源發電,促進農村可再生能源持續發展,也為偏遠農村增加新的電力保障。
分布式能發電的優勢在于可以充分開發利用各種可用的分散存在的能源,包括本地可方便獲取的化石類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傳統的配電系統分析方法,如潮流計算、狀態估計、可靠性評估、故障分析、供電恢復等,都會因程度不同地受到分布式發電的影響而需要改進和完善。因此,智能配電網領域中對于分布式發電的研究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