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在线观看-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99九九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

x

解密華為戰略研究院丨徐文偉:華為正在押注這些新興技術

2019-07-16 10:01:53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點擊關注->創芯網公眾號,后臺告知EETOP論壇用戶名,獎勵200信元
目前,中國正在努力成為新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其中,在某些國際競爭激烈的行業,企業主導推動的創新尤其迫切,比如說電信、電子以及其他高科技制造業,不少中國科技企業已經走向全球化運營,也開始了其全球范圍內的創新布局,紛紛在國外設立研發機構。

以近日各國媒體共同關注的華為為例,盡管這家公司一直被認為是為數不多在研發投入上能和國際科技巨頭相媲美,甚至在技術和專利等方面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國企業,但是,今年以來,來自美國的壓力正給這家公司在全球鋪開的創新網絡增添不確定性。
 

今年 4 月,華為提出創新 2.0,并宣布成立華為戰略研究院,以統籌創新 2.0 的落地。
 

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近日接受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獨家專訪。采訪期間,他明確表示,華為會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與合作伙伴一起繼續奮力前行。“科學沒有邊界,”他說,“從本質上講,它需要全球合作。同樣,它必須是開放的。”
 

未來幾年內,中國高科技企業如何在多變的國際局勢下進行全球創新布局,華為戰略研究院將是一個值得觀察的重要范本。
 

 

(來源:華為)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 2019 年 “50 家聰明的公司” (TR50)榜單,華為因其推出全球首款全頻段 5G 芯片 Balong 5000 入圍其中。在當天的頒獎典禮上,徐文偉發表了題為《創新領航,推動世界進步》的演講,詳細闡釋了這樣的技術突破背后華為的創新觀念和實踐。
 

他指出,相比于側重以基于工程和技術創新的創新 1.0,創新 2.0 將致力于基礎理論的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未來 5 到 10 年,華為每年會給世界各地的大學和實驗室投入 3 億美元。比如它將投資 Healthcare、光計算、DNA 存儲等領域。
 


 


以下為徐文偉演講全文(經過基于原意的刪改):
 

創新一直以來都是華為的 DNA。華為的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也有管理的創新、解決方案的創新。今天,我將分享華為在創新上的理念、方法,以及最新的進展和實踐,同時也會分享從現在開始面向未來,華為會關注什么樣的創新以及計劃舉措 。
 

現在 5G 行業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引領技術的還是 70 年前的香農定理,5G 以后有沒有 6G,未來怎么發展?
 

摩爾定律在工程上遇到了瓶頸,華為公司也遇到了發展方向的瓶頸,即前面已經沒有引路者。面向未來,華為感到迷茫,處于迷航中。下一步,華為將如何突破這些瓶頸?肯定是要創新。
 



(來源:華為)


為什么需要創新 2.0?


華為以前的創新是 1 - N 的創新,定義為創新的 1.0。首先是 1 到 N——在現有理論、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工程創新、技術創新、基于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創新——取得了快速增長。通過創新 1.0,華為去年收入 1085 億美元。
 

未來,理論已經達到極限了,工程也接近極限,下一步怎么發展?必須是理論的突破以及基礎技術的發明。創新和發明是完全不一樣的。創新是 1 - N 改進,發明是 0 - 1。現在通信行業中包括華為公司必須做一些從 0 - 1 的研究,也就是基礎理論的突破和基礎技術的發明。
 

華為公司過去成功的核心是創新 1.0,是基于客戶需求的工程創新、技術創新和解決方案創新。比如當下熱門的 5G,今年是 5G 的元年。在這之前業界的做法是 3G 來了建一遍,4G 再建一遍,每一代必須得重新投資一遍,但是對運營商來說投資太大。所以我們在 2005 年做了一個技術上的嘗試,把 2G 和 3G 合一,以后加上 4G,現在加上 5G。一個設備可以支持所有的移動技術,運營商不用重復建設,也不用找很多地方建基站,大大節約了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而華為通過這個 SingleRan 方案引領了行業的發展,這個解決方案就是基于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的創新。
 




圖丨華為的創新 1.0 和創新 2.0(來源:華為)

 

再比如,華為的手機做得不錯,包括推出全球首個雙攝像頭手機、實現全球首次將人工智能嵌入到手機,同時今年也發布了折疊式手機。這些產品背后的核心技術是什么?
 

首先是數學算法。剛才說的 2G、3G、4G、5G 合一,假如沒有數學的話,互相之間的技術問題解決不了。
 

第二是芯片。假如自己沒有芯片,買商用芯片支撐,可能會出現一個是買不到,二是即使買到也很貴,三是等能買到芯片的時候已經是落后的了,所以華為必須做芯片。早在 1991 年,華為就設計了第一片 ASIC 芯片并成立了器件室,后來逐步發展成了海思,大家看到的華為海思芯片這么強大,來自于華為公司剛剛成立就開始做芯片的技術積累。
 

第三是材料科學。研發及生產設備需要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例如沿海、高山,甚至污染很嚴重的地方,如果材料技術達不到要求,通信設備會生銹、腐蝕。通過近 30 年的積淀,材料的抗腐蝕研究,讓華為產品能夠適應各種環境。
 

第四,散熱也是一個核心技術。芯片的工作溫度是非常高的,同時室外的基站不同時間也會經歷不同的溫度,有可能是 30 度、40 度、50 度,也有可能是很低的溫度,不可能給每個基站都安裝風扇,這靠的就是核心散熱技術。散熱技術包括石墨烯的研究,讓電池散熱效率大幅提升,以及無風扇的散熱設計,讓基站的體積降低 30% 。
 

怎么樣才能實現這些技術?就要靠基礎研究了。華為在全球有 60 多個實驗室,早在 1995 年在俄羅斯設立了第一個數學研究所,2016 年在巴黎建了第二個數學研究所。數學是我們的核心基礎技術,加上材料技術、芯片技術、散熱技術,才有了華為外在的優秀產品。所有產品的核心都是這些基礎技術。
 




圖丨華為創新背后的支撐(來源:華為)


現在來看,沒有理論突破,我們的通訊產品就會遇到發展的瓶頸。華為公司想要引領行業,首先必須有基礎理論的研究,同時必須有基礎技術的發明,這是我們定義的創新 2.0。
 

創新 2.0 的核心是什么?首先是假設未來是什么樣的世界。我們認為未來一定是一個智能世界,具備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的三個特征。創新 2.0 的核心,首先基于愿景假設出發,研究未來人們是如何生活、工作、娛樂、保健等,提出問題,帶著問題找技術,帶著問題捕捉未來的技術方向和商業機會,期望能夠孵化出新產業和新產品形態。創新 2.0 是華為公司以及我們這個產業、行業未來發展成功非常重要的基礎。
 

具體我們怎么做?
 

首先,做理論的突破和基礎技術的創新,必須做到開放合作。而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發明源頭之一是學術界,大學在理論研究和技術發明里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力量。華為會綜合大學、企業、研究機構中眾多專家的力量,采用開放式創新,利用全球專家資源共同創新、資源與能力要共享。
 

第二是包容式發展,包容式發展是創新的成果要為全人類,全行業,包括華為和其他企業共同所享有,共同所使用。這需要大學和研究機構,學術界,工業界聯合起來。
 

愿景假設+技術驅動是最主要的方法論


首先從愿景假設出發,研究未來人們是如何生活、工作、娛樂、保健等,提出問題,帶著問題找技術,帶著問題捕捉未來的技術方向和商業機會,期望能夠孵化出新產業和新產品形態。
 

我們關注了五到十年以后的技術投資,這些投資最主要是和大學合作的,包括中國的大學以及全世界所有的大學,合作模式主要采用的是研究基金的模式。
 

華為資助大學教授進行基礎技術的研究和理論的研究,而產生的成果對社會是公開的,因為教授通過發表文章為全社會所知。當這些成果點亮世界的時候,也點亮了這個行業,同樣點亮了華為。
 

針對三到五年的技術投資,華為公司選擇和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聯合創新中心共同進行研究。
 




圖丨華為戰略研究院愿景假設+技術驅動(來源:華為)

 

當然在技術上,就會有人質疑或者擔心,企業和大學合作,是不是企業獲得利益更多,大學什么都沒有留下?或是企業和大學合作以后把大學的研究成果全部帶走?
 

這是不對的。首先大學研究產生的專利要通過企業變成商品后回饋社會,企業獲得盈利再投到學校。研究成果是要通過企業轉化成商品,服務于最終消費者,才有社會價值。
 

其次,大學研究的方向從哪里來?企業和產業對大學最大的價值是,企業會將其在行業里面的挑戰、產業發展的瓶頸告訴大學教授,讓他們知道未來研究方向和挑戰是什么。所以,大學和產業的合作,實際上雙方是共贏的。并不是大學產生的 IP,企業全部拿走獲利,其實是互惠互利的。
 

工業界對未來挑戰的判斷對大學是非常有幫助的,這是大學教授非常愿意和企業合作的原因;除此之外,當然企業要給大學提供研究資金、研究經費。工業界的技術問題、學術界的思想,還有風險資本的信念三者加起來,共同進行投資,才能創造未來的成功。
 

創新 2.0 的階段,我們會和大學建立了合作,幫助大學引進人才,和大學聯合實驗室進行聯合研究,成立研究項目基金等等,同時為進一步加強對未來的研究投入,以及對未來 5 - 10 年愿景的投入。
 

華為公司自己也成立了風險資本機構,和大家一起合作,投資一些未來的技術。包括之前也宣布了在光計算領域進行投資,也將和研究機構、風險資本共同對這些領域進行投資。
 

華為從今年開始成立了戰略研究院,是統籌創新 2.0 的落地,同時統籌華為公司與所有大學、科研機構的合作。照亮行業、照亮世界,這是我們戰略研究院未來要做的事情。基于通過愿景、假設、發展趨勢,規劃我們的研究方向,這是未來創新 2.0 所要做的工作。
 

華為的邊界


雖然我們有愿景、有假設,但是華為公司邊界在哪兒?
 

邊界實際上是圍繞著信息的。戰略研究院,圍繞信息的全流程,研究和發掘未來的技術,從信息的產生、存儲、計算、傳送、呈現,一直到信息的消費。比如顯示領域的光場顯示,計算領域的類腦計算、DNA 存儲、光計算、傳送領域的可見光等,基礎材料和基礎工藝領域的超材料、原子制造等。



(來源:華為)
 

在創新 2.0 的階段,華為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健康領域。華為健康實驗室正在拉通全球的健康資源面向未來。現在我們使用的手機和健康有關的周邊穿戴設備,可以進行簡單地測血壓、血糖等等,雖然有一些健康的設備比較成熟了,但是很多問題還沒有解決的。面向未來,華為健康實驗室將進行健康領域相關的研究,圍繞個人的健康進行布局。比如智慧馬桶,可以自動分析用戶的排泄物,了解用戶的健康情況。
 

第二件事,大家知道量子計算很熱,但是除了量子計算,有沒有其他途徑通往更好的計算形式?我們已經宣布進行光計算研究,利用光的天然特性,通過它的干涉以及其他特性做模擬計算。某種程度上來說,量子計算也許能夠更快地落地。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模擬的世界,為什么不能直接用光子進行模擬計算?光計算是未來很有前途的領域,所以我們會投資這個領域。
 

第三個領域,我們知道全世界數據的量是非常大,我們要解決存儲問題,而 DNA 存儲如果成熟的話,一個立方毫米 DNA 可以存儲 700 TB 的數據,一公斤的 DNA 可以把全世界當前所有的數據存儲起來。當然,現在的挑戰是寫的速度太慢,讀的速度也比較慢。我們可能花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行業的發展雖然欣欣向榮,但是未來是迷茫的,至少通信產業是迷茫的。有理論的瓶頸、工程的瓶頸。 今天的我們,需要理論的突破,需要新的基礎技術的發明,我們要做一些“無用”的事情,因為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我們將繼續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讓我們一起領航!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關鍵詞: 華為 5G

  • EETOP 官方微信

  •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全部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午夜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特黄大黄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m9| 免费人成观看在线网|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 三级黄色一级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在线| 免费观看色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黄色资源在线| 国产 日韩 欧美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婷婷激情久久| 中国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区| 丝袜美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老头一级毛片| 国内一级片|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爱爱免费网站| 蜜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影院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一|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久| 97视频总站| 一黄色片|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可以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成人自拍网| 免费毛片观看| 欧美日韩一二区| 国产二区三区| 国产黄拍| 国产精品果冻麻豆精东天美| 最新91网址| 精品国产精品|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缓存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