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聯網:前景很美路還很長
2014-05-17 19:11:51 本站原創
在上月舉行的2014北京車展期間,有關智能車聯網的概念被熱炒,不少汽車廠家在車展上展出自己所謂的車聯網系統,IT和電信企業也紛紛涉足該領域。有業內人士稱今年是“車聯網落地元年”。然而,前景美好的車聯網從目前來看還更多地停留在概念上,離真正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車聯網概念愿景美好
據了解,順應以“汽車讓未來更美好”的主題,今年北京車展上首次引進了中國移動等車聯網相關企業參展,汽車企業也紛紛在車展上發布升級版的車聯網品牌,向人們展示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早在四五年前,車聯網的概念就已被提出。根據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定義,所謂車聯網是指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與車、車與路、車與行人及車與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絡,是能夠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典型應用。
有業內專家表示,車聯網應用可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減小車輛安全隱患、優化車主行駛路線、豐富車輛售后服務內容等,是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未來十年,國內將迎來車聯網市場的高速增長,相關產業的產值將有望超過1000億元。
互聯網跨界插足成風
在這種智能化車聯網概念的風潮下,汽車產業也不斷進行智能化技術的引入,如智能識別功能、人機交互功能等。通用的安吉星、豐田的G-BOOK、福特的SYNC等一批車企開發的智能車載信息交互系統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更多的車企正在推出自己的車聯網系統和品牌,而蘋果、谷歌、百度等大批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宣布進軍車聯網領域爭搶“蛋糕”。一個顯見的事實是,汽車行業正與IT行業密切關聯且相互滲透,車聯網的市場空間已經打開。
蘋果在今年春天的瑞士車展前夕推出Car Play車載系統,讓人對車聯網的未來充滿憧憬。Car Play雖未在北京車展上正式推出,但在沃爾沃的一輛展車內進行了展示。據悉,Car Play首批支持的廠商包括沃爾沃、奔馳和法拉利,后續還會有寶馬、福特、通用、本田、現代、起亞、三菱、日產、標致雪鐵龍、豐田等廠商加入。谷歌在今年1月的CES展會上宣布組建“開放汽車聯盟”,加盟廠商包括奧迪、通用、本田、現代與英偉達,決定從2014年起將Android平臺引入汽車,驅動汽車產業創新。
引人矚目的BAT也在不遺余力的布局車聯網。阿里抓住高德,騰訊上線路寶,百度則推出車聯網免費產品CarNet,還宣布其已與全球車聯網服務領導者美國艾比克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百度也是國內唯一和寶馬、奔馳、福特等世界頂級廠商合作的互聯網企業。中國移動也是北京車展上最為賣力宣傳車聯網產品的公司之一,并帶來安裝有4G車聯網服務的系統。
各自為戰離愿景還遠
某IT媒體在北京車展期間做的調查顯示,僅僅有15%的用戶表示了解車聯網概念,25%的用戶表示聽說過車聯網,但是不了解具體功用。高達20%的用戶表示從來沒有聽說過車聯網概念。另外還有15%的用戶認為車載導航就是車聯網。實際上,目前車聯網概念更多是在行業內部炒得比較熱,范圍有限,由于缺乏實際有效的產品,汽車用戶也很少了解這個概念。
從北京車展上也可發現,汽車廠商似乎滿足于車載軟件各自為戰的現狀,缺乏構建汽車科技生態圈的意愿。車聯網要求汽車搭載多種傳感器和雷達,具備移動通信功能,在智能終端和網絡信息平臺的配合下,實現在人、車、路的實時監測和聯網。目前來看,所謂車聯網其實就是各大科技公司的自我宣傳,而車聯網對汽車本身而言,更像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在缺乏巨大市場需求的情況下,汽車廠商很難做到這一點。以德系三大品牌為例,奧迪仍在改進自己的MMI系統,寶馬和奔馳也在使用自行開發的iDrive和COMAND系統。這些車載系統能夠監測車輛狀態,控制車載藍牙電話、收音機、導航、空調和多媒體設備,但距離車聯網的要求顯然還有很遠的差距。
炙手可熱的車聯網未來一片大好,是眾商家紛紛向其靠攏的主要原因。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要實現車聯網概念描繪的美好愿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