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全新電池技術或能讓EV獲得800+公里的續航里程
2020-03-13 09:20:18 cnbeta我們知道,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依賴于液態電解質,目前大多數商用EV采用的都是這種電池。鋰離子從電池的負極穿過電解質,到達正極,然后釋放能量以此來驅動汽車的發動機。
問題是,目前的電池技術和功率密度存在限制性。這意味著,如果想要一輛續航能力更強的EV,制造商必須打造能夠容納下更多電量的電池。在這個過程中,它增加了電池的重量和體積,這對汽車的整體續航里程和性能都會帶來壞處。
另外,液體電解質還存在一個問題,即安全性。刺破電池袋,電池就很有可能會發生爆炸,而正是三星在推出Galaxy Note 7時付出的慘痛代價。
相比之下,全固態電池使用的是固體電解質,顯然它更加安全,因為爆炸的可能性更小,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通常它們是用鋰金屬陽極而不是液體電解質制成,但它們容易在電池的陽極上形成枝晶,反過來,這會降低電池的壽命并對整體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由三星高級技術研究所(SAIT)和三星日本研發中心(SRJ)聯合開發的解決方案使用了采用5微米銀碳層(Ag-C)的不同陽極涂層。盡管Ag-C含量很少,但在測試袋電池中已經足夠解決枝晶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陽極可以做得更薄,且能量密度可以提高到900瓦時/升。
雖然目前還處于原型階段,但測試袋電池的體積可能要比傳統鋰離子電池小50%左右。這可能意味著一輛EV的續航里程跟傳統動力汽車相同,但重量和電池組體積卻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另外,它可能還會讓汽車制造商大幅增加EV的續航里程而不會對整體汽車重量產生負面影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還不清楚這項技術何時能從實驗室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所以大家最好不要指望在短時間內在購買EV的電池看到這項技術的使用。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