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Maps 15周年 劈柴哥為其打 Call:AI 是未來發展重心
2020-02-07 09:08:16 cnbeta上圖為 Google Maps 中五個新標簽的頁面
首先,Google Maps 的標簽頁上添加了五個選項卡,分別是:探索、通勤、保存位置、貢獻和更新(有關附近位置的最新活動消息)。比如,在通勤方面,用戶選擇路線時軟件會顯示額外的信息,包括可到達性、安全狀況以及交通工具的狀況等;在一些地區,女性專用車廂信息也將會顯示。這些新功能大多基于 Google Maps 用戶提供的信息來評估。
Live View 更新
同時,Live View 模式也進行了更新。2018 年,Google 在軟件開發者大會上首次展示了 Google Maps 中這一基于 AR 技術的模式,并于 2019 年正式推出。更新之后,Live View 可以直接在地圖中使用,無需啟動導航。只需輕輕一點,AR 模式就能激活。
從描述上看,這一功能的實現似乎很簡單,但增強現實需要大量的后臺數據才能正常運行。具體來說,Live View 建立在現有的街景數據基礎之上,這些數據是由裝載傳感器和攝像頭的汽車收集的,或是在用戶使用 AR 功能時從他們的相機中獲取。
如果 GPS 信號不足以至于無法確定用戶的確切位置,Live View 則會使用機器學習來比較用戶相機所捕捉到的場景,然后與數十億的街景圖像以及其他用戶貢獻的街景圖像作對比。
Sundar Pichai 表示:
總的來說,我認為算法應該讓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直觀,而其在 AR 和地圖領域的應用是這個觀點最好的體現。
基于 ML 的建筑繪制
除了上述的一些功能,Google 還開始依靠機器學習程序來解讀全球范圍內復雜的基礎設施。
通過過去幾年在印度和尼日利亞的測試案例,地圖工程師開始使用 ML 模型來繪制道路圖,并根據衛星圖像確定建筑輪廓。
對此,Sundar Pichai 稱,谷歌在過去一年中繪制的建筑圖像數量相當于過去十年的總和。他還補充說,人工智能的部署也不再局限于街道名和建筑外觀的顯示,它還體現在智能地向人們推薦一些位置,比如餐廳。當用戶查找自己的目的地時,AI 還會預測一些意外狀況,比如地震、颶風、大雨或洪水等。這些預測模型可能會在三到五年內登陸 Google Maps。
上圖為更新后的 Google Maps 賬號頁面
除了在地圖數據上花費數十億美元外,Google 還依賴于用戶的貢獻來整理信息——繪制印度猶如蜘蛛網狀般的山區土路是一回事,但知道每條路的名字又是另一回事。
盡管 Google Maps 的用戶目前每天會提供 2000 萬比特的數據內容,但這遠遠不夠;因此,Goggle Maps 本次添加了新的貢獻選項卡。在該貢獻選項卡中,用戶可以主動添加圖片和街道名稱、詳細描述/分享自己的旅行生活、為餐館進行打分等。
與品牌合作
在過去的幾年里,Google Maps 主要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序存在,尤其是在手機上。不過,在未來,來自 Google Maps 的信息將更加“有用”。
Sundar Pichai 表示,他相信 Google Maps 的 API(允許不同應用程序相互連接的通信協議)將被更多應用程序使用,這些應用程序可能與純粹的地圖繪制無關,但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需要導航功能。比如,一家零售店或整個商場可以提供獨特的購物體驗,該品牌為 Google Maps 提供信息,而 Google 則為其提供導航技術。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