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崛起,成熟芯片已占全球產量28%
2025-02-27 09:42:14 EETOP隨著中國傳統芯片制造商和硅片生產商在全球市場的快速崛起,西方競爭對手正陷入供應緊張和價格低廉的困境。行業觀察家預測,芯片制造業即將迎來一場沖擊,不少西方公司已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成熟工藝節點(通常指20nm及以上的工藝)是非前沿芯片制造商的生命線。這些傳統節點主要為消費電子產品和汽車應用提供動力,而舊節點及其硅片的生產更是為整個芯片行業的研發部門帶來了寶貴的利潤。然而,這一利潤來源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到2025年,全球芯片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越來越多的中國晶圓廠以遠低于西方公司的價格推出產品,使得西方企業在競價中難以勝出。由于美國制裁阻礙了中國公司獲取現代工藝節點和制造設備,中國半導體行業迅速轉向傳統芯片生產,以滿足國內技術的需求。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晶圓廠將占據全球成熟芯片產能的28%。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國芯片制造商銷售總監向《日經亞洲》透露,中國在該領域的增長堪稱“一場血腥的淘汰賽”。他舉例說,兩年前全球領先企業Wolfspeed的主流6英寸碳化硅晶圓售價為1500美元,而如今廣州頂峰晶體半導體公司的同款晶圓售價僅為500美元。這位銷售總監預測,許多中國和外國企業都將在這場競爭中受傷,甚至不得不退出。
Wolfspeed曾是全球硅片生產領域的領軍企業,但如今卻面臨裁員20%的困境,股價在三年內更是下跌了96%。同樣,總部位于亞利桑那州的傳統半導體公司Onsemi也宣布了裁員計劃,裁員人數達9%。雖然裁員不能完全歸咎于中國的主導地位,但美國政府已公開表示擔憂,認為中國在傳統芯片制造業的快速崛起將對美國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新一波傳統芯片公司的發展得益于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資。中國半導體生產“大基金”已在三輪融資中籌集了6880億元人民幣(約合950億美元),地方政府也紛紛投資其地區領軍企業。這種廣泛的投資增長催生了數十家新企業,使得西方公司必須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
然而,這種快速增長也存在供應過剩的風險。中國成熟節點市場份額目前為28%,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至39%。IDC的Galen Zeng表示,多種成熟芯片已經供過于求,而中國經濟尚未完全復蘇。他預計,受中國本土化推動,未來幾年中國企業將比全球同行更積極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