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中國調查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
2025-01-17 08:52:38 EETOP據國有媒體《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商務部宣布收到國內企業的投訴,指控拜登政府根據《芯片與科學法案》向美國芯片制造商提供不公平補貼。路透社也對此進行了報道,指出中國已對美國政府補貼展開調查,聲稱這些補貼損害了采用成熟工藝技術生產芯片的中國芯片制造商的利益。
中國商務部聲稱,《芯片與科學法案》為美國半導體生產、研究和勞動力發展撥款了527億美元,這些補貼使得美國公司獲得了不公平的優勢。具體而言,這些補貼使美國芯片制造商能夠以低價向中國出口成熟節點的芯片,從而削弱了中國競爭對手的競爭力。
圖源:pixabay
《芯片與科學法案》的初衷是將邏輯和存儲芯片的生產帶回美國,但實際上,美國政府卻向那些生產特殊或成熟工藝芯片的公司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補貼。這些公司包括合同芯片制造商GlobalFoundries和SkyWater Technologies,以及集成設備制造商Microchip、Polar和德州儀器。盡管GaN、SiC、InP半導體制造商也獲得了補貼,但《環球時報》和路透社引用的反對意見主要集中在了“成熟節點芯片”上。
然而,要獲得美國政府的補貼,企業必須自掏腰包投入數百萬甚至數十億美元,因此他們實際上并沒有削減資本支出預算(這可以讓他們降低成本和降低價格)。這使得商務部的指控是否成立尚存疑問。不過,無可否認的是,美國政府的補貼旨在使美國芯片制造商總體上規模更大、更具競爭力。
這并不是中國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因為中國已經并將繼續建設數十家專注于生產28納米級工藝技術和不太先進節點的芯片的晶圓廠,這些晶圓廠中的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都是在中國政府的大量補貼下建造的。成熟節點上制造的芯片雖然價格便宜,但它們對于家用電器和通訊設備等日常產品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它們的潛在市場非常廣闊。
去年,巴克萊銀行預測,中國芯片產能將在未來三年內增長60%,其中絕大部分產能將用于成熟節點。中國希望確保這些晶圓廠擁有足夠的客戶,因為其目標是向市場投放廉價芯片,以取代歐洲和美國制造的同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