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NXP即將在中國設立芯片工廠,以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客戶。隨后不久,另一歐洲芯片巨頭英飛凌(Infineon)也傳出消息,計劃在中國本地生產半導體產品,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據日經新聞,英飛凌CEO漢貝克(Jochen Hanebeck)表示,英飛凌正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大宗商品級產品(指標準化、大量生產的半導體產品,如功率半導體等),以便滿足當地買家的需求。
漢貝克指出,中國客戶要求將部分難以取代的零件在當地進行生產,故公司也將部分產品轉移至中國廠。英飛凌在中國擁有后端生產線,也能解決中國客戶對供應安全的疑慮。

不過,漢貝克并未透露在中國的具體生產目標,而稱這取決于產品類別和市況發展。英飛凌是全球領先的功率半導體制造商,其產品被用于電動車、數據中心等設備,生產活動主要集中于德國、奧地利和馬來西亞。英國研究公司Omdia的數據顯示,英飛凌在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的市占率為21%。隨著美、中緊張關系加劇,中國目前正積極提高國內半導體生產能力,如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等業者正在擴大于中國本土采購。川普即將重返白宮,并可能對進口商品收取高額關稅。漢貝克對此表示,芯片供應鏈的本地化生產對市場成長不利,但從現實面來看,各國政府開始將半導體視為戰略目標。英飛凌于11月初公布,2023/24會計年度(截至2024年9月)營收年減8%至149.6億歐元,合并利潤年減59%至13億歐元,并稱由于終端需求持續低迷,2024/2025會計年度上半年將持續「去庫存」,下半年才會趨于正常。芯片制造商正面臨需求失衡的問題,盡管數據中心AI芯片需求強勁成長,智能手機、筆電、電動車和工業機械的需求卻持續不振。英飛凌預估,AI相關銷售額將于未來兩年內突破1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