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圍繞五大熱點布局2025,AI PC 引領AI應用新生態
2024-12-02 22:38:07 周菊香 ,EETOP“先進封裝將繼續成為英特爾在制造領域的一個差異化優勢。'四年五個制程節點'如期推進,Intel 18A將在2025年量產。”在11月26日英特爾于成都召開的“新質生產力技術生態大會”上,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王銳博士發表《新質共生,聚力共贏》主題演講時表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正在加速,AI應用是這一進程的加速器。放眼當下和未來,AI應用的快速部署對半導體在性能、功耗、集成度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這種趨勢催生了對系統級半導體制造的需求。
半導體制造作為一個高度復雜、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行業,如何實現產品的快速設計、確保生產的精度和良率,以保障研發和生產成本的良性投入,最終滿足市場對芯片產品的快速更新迭代需求,是半導體行業面臨的痛點問題。一個月前,英特爾宣布擴容成都封裝測試基地。王銳博士分享說:“這次擴容,一是新增服務器芯片產能,使成都封裝測試基地能覆蓋從客戶端到服務器芯片各類產品,廣泛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并大幅縮短響應客戶的時間,提升供應鏈的韌性;二是設立一站式客戶解決方案中心,打造一個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全方位平臺。”
英特爾擴容成都封裝測試基地是英特爾植根中國、服務客戶的例證之一。把握時代機遇的新起點,就是把握“新質生產力”的機遇,它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王銳博士在演講中分享到:“把握新質生產力的機遇,就一定會談到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引擎,每提升1%,數字經濟就增長0.4%;每投資1元算力,就可帶動3至4元GDP增長。”
算力已然成為新經濟范式中的核心生產要素
過去40年,從個人電腦,到互聯網,再到云計算等技術變革,都給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極大的改變。而今天,我們正處在時代的轉折點,這個時代的最大特征就是智能。從醫療、金融、制造、再到智慧城市與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技術、特別是生成式AI正加速各行各業的轉型升級。正如同前一波互聯網浪潮一般,智能技術正在徹底顛覆傳統行業模式,重塑商業效率與創新價值鏈,大力加速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變革進程,從而推動計算產業邁向全新的繁榮階段。
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云與行業解決方案和數據中心銷售部總經理梁雅莉在演講中分享說:“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在未來5年內將保持16.9%的復合增速,而生成式AI達到41.8%的復合增速。這是一列高速列車,而且仍在加速當中。”
隨著行業的發展,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數據需要流動,數據在不同的地方處理,會帶來最高的效益,給行業帶來最大的回報,這樣就慢慢衍生了邊緣計算。英特爾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OEM&ODM銷售事業部總經理郭威在主題演講中分享到:“邊緣計算其實就是端和云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彼此發展融合在一起。”
郭威介紹,當前,邊緣計算有三大顯著的趨勢:首先,越來越多的案例需要邊緣計算,已經約有50%的關鍵企業應用在邊緣上運行;其次,在邊緣案例中,不管是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還是自動支付,還是教育和醫療,AI的應用越來越多;最后,生成式AI開始在各個行業落地,首先是落在了邊緣計算。
不過,雖然邊緣計算帶來了無限的商機,但由于邊緣計算應用場景呈現設備多樣化、工作負載多樣化、場景需求碎片化及多樣化等顯著特點,由此也帶來了三大挑戰,即技術挑戰、商業挑戰、規模化挑戰。英特爾認為,通用處理器、通用算力芯片是滿足這些應用場景最好的方案。
本次大會吸引了信息通信、互聯網、制造、教育、醫療健康、交通運輸、零售等行業的生態伙伴參與,是英特爾在中國舉行的最大規模行業大會之一。大會不僅精心安排5場專題論壇和22場技術課堂,還設置近萬平方米的科技體驗區,展示730多個生態合作成果,從客戶端、數據中心、網絡與邊緣計算領域的創新案例,到英特爾智能制造、智能座艙、AI創新應用體驗的成果,集中呈現從軟件到硬件、云邊端融合的技術、產品及應用。
英特爾這幾年很大的變化就是,在CPU里面嵌入越來越多的東西,來滿足不同的需求。英特爾?酷睿?處理器、英特爾銳炫?GPU、英特爾?至強?6處理器等,從端到邊到云,英特爾能提供多種硬件組合,正是從整個硬件層面來解決當前邊緣計算面臨的三大挑戰。此外,在軟件方面,英特爾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OpenVINO?、oneAPI等,通過完整的軟件工具鏈,讓客戶更容易使用其芯片。正是這些軟件讓客戶在標準層做得足夠好,同時又能讓它的應用保持靈活性,最后能夠解決相同場景、不同的類似問題。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有哪些機會值得我們去提前布局?
英特爾中國區渠道與合作伙伴業務部總經理宗曄分享了英特爾看好的五大熱點,并將其作為英特爾業務增長的五大引擎:
第一,PC產業。AI正在加速和推動PC的換新,它將是PC新增長的重要契機。 IDC數據顯示,未來國內商用PC市場將保持平穩增長。
第二,娛樂,尤其是游戲市場。兩大趨勢值得關注,即AI賦能的新玩法,和游戲硬件換新帶動增長。
第三、計算和工作站市場。AI時代下,工作站的職責定位,產品形態和市場格局將隨之改變,更多創新迎合新的需求。
第四、綠色低碳。3000億國補以舊換新政策刺激了換新需求,帶動銷量顯著增長。
第五、AI NAS應用場景。服務于專業應用、家庭應用甚至是游戲應用。
宗曄表示,英特爾將攜手PC廠商推出綠色低碳PC產品,還會持續挖掘一體機和迷你PC機會。原因是有三: 消費者在經濟不確定性和成本壓力下,越來越關注總體擁有成本;一體機和迷你PC也顯著降低了渠道和供應鏈的綜合運營成本;通過多年的細分行業深耕,一體機/迷你PC在零售終端、醫療、教育等多個行業中已有廣泛應用。此外,PC掌機正在迅速形成一個全新的產品品類。相較于傳統掌上游戲設備, PC掌機有以下優勢: 提供更出色的視覺和沉浸式掌上游戲體驗;PC平臺擁有海量的游戲庫和強大的跨平臺兼容性,支持更多游戲和應用;掌機還可兼顧游戲機和迷你PC的多重需求。
基于這些行業發展熱點,宗曄分享了英特爾中國客戶端業務部在2025年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三大戰略:
第一,打造業界領先的PC平臺,提高AI算力,將XPU帶到更多的產品線。
第二,構建最為廣泛的AI生態,做到三個領先:即模型適配領先 、ISV 應用開發領先 、行業解決方案部署領先 。
第三,關注本土需求,拓展新的商機。
結束語
加速智能化技術落地,推動產業換代升級,行業應用和平臺技術需要“雙向奔赴”。行業需要更積極、更具創造性的選擇,以及集成和融合AI的工具,而平臺技術需要更前瞻地去考慮未來架構演進,提供更全面的能力以適配各行業的前沿應用。
隨著新年的到來,英特爾也將迎來在中國的第40年。王銳博士表示,英特爾將繼續在中國持續深耕,目前英特爾正處在轉型的關鍵,不僅要通過“瘦身”計劃,使業務更聚焦、運營更敏捷,還要實現長足的發展,開啟新質生產力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