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OpenAI自研芯片計劃浮出水面,據傳將與博通、臺積電強強聯手!
內部消息透露,OpenAI在探索芯片供應多元化方案的同時,還計劃在繼續使用英偉達芯片的同時,引入AMD芯片,以應對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盡管曾有過自建芯片代工廠的設想,但出于成本和時間的考慮,OpenAI最終決定專注于芯片設計工作,而非制造。這一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在股市引起反響,臺積電、博通和AMD的股價均出現明顯上漲。所謂“in-house芯片”,即企業內部自主研發和設計的芯片,這一模式多見于技術實力雄厚的大型科技公司,如蘋果的M系列芯片。通過自研芯片,企業能夠更精準地滿足自身需求,提升性能、優化功耗并降低成本。然而,這一過程也伴隨著巨大的資金和技術投入,以及漫長的設計和測試周期。據悉,OpenAI已與博通合作數月,共同打造首款專注于推理的AI芯片。盡管當前市場上對訓練芯片的需求依然旺盛,但分析人士預測,隨著AI應用的不斷普及,推理芯片的需求有望超越訓練芯片。博通憑借在定制芯片領域的深厚積累,已與谷歌、Meta等科技巨頭建立了合作關系,其營收也因此大幅攀升。如今,博通正有望成為繼英偉達之后,該領域的又一重要玩家。OpenAI已組建了一支由約20名精英組成的芯片團隊,由曾負責谷歌張量處理單元(TPU)構建的頂級工程師領導。團隊已與博通和臺積電確定了制造能力,并計劃在2026年推出首款定制芯片。然而,這一時間表并非一成不變,未來仍有可能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進展進行調整。此外,OpenAI還在考慮是否開發或收購芯片設計的其他元素,并可能引入更多合作伙伴以加強其在芯片領域的布局。目前,英偉達在GPU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但供不應求和較高成本已促使微軟、Meta等主要客戶開始探索替代方案。OpenAI也計劃通過微軟的Azure云服務使用AMD芯片,以進一步豐富其算力來源。值得注意的是,OpenAI在挖角英偉達人才方面一直持謹慎態度,以維護與英偉達的良好關系。尤其是在英偉達即將發布Blackwell芯片之際,OpenAI更希望與這一重要合作伙伴保持緊密合作。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關鍵詞: OpenAI 臺積電 芯片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
@2003 - 2025 EETOP
京ICP備 15035084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