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女王傳奇:揭秘股價百倍漲幅背后的成功秘訣
2024-03-05 12:30:57 technews(臺)一度處于破產邊緣的AMD近年越來越受投資者歡迎,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現任CEO蘇姿豐(Lisa Su)領導。被譽為硅谷半導體女王的她是如何像生活在現實的頂級職業玩家,一步一步帶領整個團隊取得勝利?
在生成式AI帶動大潮下,不僅英偉達(NVIDIA)受惠,AMD市值于2月29日更首飆破3,000億美元,截至昨日收盤股價已突破200美元。誰能想到10年前,AMD還是一家水深火熱中的公司,因現金短缺而解雇約四分之一員工,股價徘徊在2美元附近,就連AMD前高層Patrick Moorhead都對此回憶道:「生不如死。」
這場巨大轉變的關鍵人物,就是2012年加入AMD、2年后被任命為CEO的蘇姿豐,她不僅帶領AMD走出谷底,還進一步奠定AMD追上AI巨浪基礎。順帶一提,當時她的薪水甚至比前任CEO Rory Read還低。
對當時 43 歲的蘇姿豐來說,這次晉升是場豪賭,力挽狂瀾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卻沒幾個人做得到。
事實上,我們從未見過哪位CEO在短短幾年內帶領瀕危公司改變整個行業面貌,還擊敗業界領先近 20 年的競爭對手,成功原因或許就在于工程師出身的蘇姿豐清楚了解產品如何運作,不喜歡大談理論的蘇姿豐只一心做好份內工作,全力推出令她引以為傲的產品,就像她自己說的:「我比較實際一點。」
不過,家庭精英式培養或許也是使蘇姿豐養成喜歡挑戰困難的個性。
蘇姿豐提及她的父母親是典型「亞洲父母」,管教方式非常注重成績,永遠必須位于前段班,「你應該去最好的學校,你應該獲得博士學位」,她的父母不會問「你想嗎?」 而是直接說:「你應該做這些事情。」
多數小孩扛不住如此高壓的家庭寄望,但蘇姿豐只是心想:「哇有很多事要做!」 無論當初心路歷程如何,從結果來看,這種鐵血教育確實協助塑造出如今強悍的蘇姿豐,她也始終相信,只要咬緊牙關下定決心,就能取得更多成就。
蘇姿豐表示,她喜歡設定非常高的目標,這也體現在她接任AMD CEO后所做的重大策略:現在應該舍棄什么。
她冷靜、批判性地思考AMD在哪些領域不太可能占據主導地位,決定不再追求手機技術或物聯網傳感器技術──盡管這些領域發展都相當有前途,但不屬于AMD的核心競爭力。
相反地,AMD決定在高效能運算架構投入大量資金,包括用于游戲、人工智能、超級計算和其他技術的強大圖形處理器,價格上也經常低于競爭對手。
半導體產業本身存在風險,新產品開發周期約3~5年,因此決定公司未來走向時,必須先讓客戶相信今天創造的技術未來為市場所求,更能擊敗競爭對手產品。
當一些潛在客戶質疑AMD有沒有實力執行如此野心勃勃的計劃表,蘇姿豐也不急躁,只是沉穩表態需要一點時間,而蘇姿豐的賭注成功在幾年后得到回報,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發展、帶動高階AI GPU需求飆升之際,AMD的Zen CPU架構帶來創紀錄CPU收入和市占率; 在收購賽靈思(Xilinx)后,AMD市值更首次超過英特爾。
在蘇姿豐的領導下,AMD從一家客制化芯片設計商,成為跨足云端運算、人工智能領域的微處理器技術公司,這些年轉虧為盈,股價飆升近30倍,也讓這名女性企業家成為美國第26位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在短短十余年內譜寫一頁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