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超越美國!ISSCC 2023 中國大陸論文數量全球第一!
2022-11-19 14:45:11 EETOP素有芯片設計領域奧林匹克大會之稱的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近日公布獲選論文,其中,中國提交的論文最多,美國則位居第二; 這也是中國首次在 ISSCC 收錄論文中排名第一,凸顯中國在芯片領域日益增加的影響力。
至于美國本次則是提交40篇論文,從上屆的第一名跌至第二名; 美國在所有論文中的比例從35%下降到20.2%。韓國排名第三、中國臺灣排名第四,共有23篇論文入選,是近5年來中國臺灣在該研討會表現最好的一次; 日本和荷蘭則并列第五,日本今年有10篇入選,比例從去年的3.5%提高到5.1%。
報道說明,中國大陸全力推動大學對于半導體的研究,本次澳門大學有15篇論文入選,而北京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有13篇和6篇論文入選。不過在企業方面,三星(Samsung)以 8 篇論文領先,英特爾(Intel)則以 6 篇論文位居第二; 至于臺積電僅有兩篇論文入選 ISSCC。
ISSCC是“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的縮寫,是世界學術界和企業界公認的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最高級別會議,被認為是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世界奧林匹克大會”。
始于1953年的ISSCC(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國際固態電路年度會議,通常是各個時期國際上最尖端固態電路技術最先發表之地。由于ISSCC在國際學術、產業界受到極大關注,因此被稱為集成電路行業的奧林匹克大會。每年吸引了超過3000名來自世界各地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參加者。
在ISSCC60年的歷史里,眾多集成電路歷史上里程碑式的發明都是在這上面上首次披露。比如世界上第一個TTL電路 (1962年),世界上第一個集成模擬放大器電路(1968年), 世界上第一個1kb的DRAM (1970年), 世界上第一個CMOS electronic wristwatch (1971年), 世界上第一個8-bit microprocessor (1974年), 世界上第一個32-bit microprocessor (1981年), 世界上第一個1Mb的DRAM (1984年), 世界上第一個1Gb的DRAM (1995年), 世界上第一個集成 GSM transceiver (1995年), 世界上第一個GHz的微處理器 (2002), 世界上第一個多核處理器 (2005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