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半導體不甘心獨自失去中國,要求日本跟進
2022-11-02 12:37:44 EETOP美國于今年10月出臺了對華芯片出口管制措施,據日經中文網今日報道稱,針對尖端半導體的對華出口管制,美國拜登政府要求日本等同盟國采取同樣的措施。美國將與相關國家政府磋商,力爭盡早達成協議。
報道稱,針對有關對華限制措施,美方敦促日本等盟國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出臺類似的措施,限制高端半導體等產品的對華出口。針對中國,美國計劃與盟國“合作”,加強限制性措施的效果,從而讓中國難以獲得或生產高端半導體。就這種管制措施,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在11月1日的記者會上宣稱:“正在與美國進行溝通,并聽取日本國內企業的意見。”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接到美國的探詢,已在政府內部展開協調,正在討論在美國的對華管制中哪些內容可以效仿。日本還將觀察歐盟(EU)和韓國的動向。
中國大陸市場的半導體設備的市場規模2022年預估可以達到220億美元,僅次于臺灣地區和韓國,占整體的22%。截至目前,管制內容如何仍未確定,日本的很多相關企業“正在詳細評估對業務的影響”。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美國半導體企業如英特爾、高通、德州儀器等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占比均非常高。關于美方上述有關措施,彭博社此前報道稱,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進口美國半導體技術的新限制,一方面讓兩國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張,另一方面給已受困于需求下滑的美國芯片業帶來新的復雜因素。
美國半導體設備企業泛林集團(又稱拉姆研究)10月19日公布的財報顯示,受有關禁令影響,該集團2023年的營收或將銳減20億至25億美元。
設備巨頭應用材料公司因新規的影響而下調了業績預期。2022年8~10月營業收入將被拉低相當于4~8%的2.5億5~5.5億美元。
在半導體行情迅速惡化的局面下,如果巨大市場之一的中國的業務機會受到限制,對各企業業績的影響將加劇。美國產業界相繼有聲音表示,“僅美國企業喪失在中國的營業收入,不公平”,要求其他國家實施同樣的措施。
《日本經濟新聞》提及,日本等同盟國有可能采取與美國同樣的措施。日本的半導體企業正在加強警惕。日本一家大型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表示擔憂:“如果中國的尖端半導體生產陷入停滯,日本具有優勢的附加值高的最新制造設備的需求將減弱”。
針對美國商務部10月宣布對芯片實施新的出口管制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0月8日回應稱,美國出于維護科技霸權的需要,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的封鎖和打壓,這種做法背離公平競爭原則,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不僅損害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也將影響美國企業的權益。毛寧8日強調,這種做法阻礙國際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和世界經濟恢復都會造成沖擊。美方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阻擋不了中國發展,只會封鎖自己,反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