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韓國什么時候能鼓起勇氣對抗山姆大叔的半導體欺凌和操縱?
2021-12-02 14:16:12 EETOP韓國的半導體巨頭SK海力士最近宣布,它將在中國大陸投資一個巨大的半導體設施。這個計劃中的工廠是一個合理的商業選擇。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很少有其他國家像鄰國韓國那樣依賴對中國的出口和銷售。
聽起來不錯,對吧?直到某個第三方國家出乎意料地開始反對,理由是該工廠將涉及向中國運送一臺極紫外(EUV)光刻機,而這個國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希望中國大陸得到這種東西,并且力圖阻止荷蘭公司ASML出售該設備。
現在,據說該計劃處于不確定狀態,盡管沒有正式取消,面對壓力的SK海力士表示它將在這個特定國家與中國的競爭的道路上做出“明智的決定”。
這道出了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韓國對自己的半導體產業擁有有限的主權,這個產業正在被戰略性地掏空,并被有效地置于美國的指揮和控制之下。SK海力士的情況與其說是一種特殊情況,不如說是一種新規則。美國利用其對全球芯片制造和半導體專利的壟斷,對韓國的世界級產業施加域外管轄權,使其屈服于其地緣政治目的。
最近幾個月,華盛頓迫使三星投入巨資在德克薩斯州建廠,阻止了中國對另一家名為Magnachip的半導體公司的收購,并且要求所有半導體公司交出其客戶的詳細資料(這主要目的也是針對中國),并堅持要求韓國公開遵守所有與中國有關的美國“出口管制”。
鑒于美國對中國更廣泛的技術戰爭,其目標是顯而易見的:操縱整個半導體供應鏈并將其“武器化”,將其與中國大陸隔離開來,維持對所有產能的控制,以便利用芯片的流動,從而阻止中國的技術進步并迫使其讓步。 但問題是,韓國會勇敢地面對華盛頓這種代價高昂的強迫性行為嗎?
美國對技術和“專利”的意識形態和法律觀點充滿了其極端資本主義的學說和自身利益。美國并不將技術視為一種造福全人類的“公共產品”,而首先是一種必須擁有、購買和支付的商品。
在對思想的傳播和所有權保持如此嚴厲的壟斷時,美國獲得了利用其技術的地緣政治能力,并利用其影響力使這些主張變得嚴肅起來。
通過有條件地向友好國家出售專利,美國建立了自己的盟友,同時試圖阻止敵對國家使用這些專利,就像它現在對中國所做的那樣。為了確保對半導體行業所有關鍵專利的控制,韓國、日本和臺灣地區的高科技產業實際上成為美國的附屬物,只要得到美國的批準,就可以“租借”技術。這意味著,在任何時候,美國都有能力對他們施加控制,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當美國想要將華為排除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之外時,它通過“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將其專利武器化。
因此,盡管韓國在加入華盛頓對中國的“討伐”方面比其他國家更加公開猶豫,但它對半導體行業的關鍵依賴意味著美國有工具迫使它在這個領域這樣做,無論首爾是否喜歡。
實際上,它對自己的關鍵行業沒有主權,向主要市場的銷售范圍也很有限。
這并不是美國對該國擁有域外主權的唯一領域。同樣,通過制裁,美國可以決定首爾可以和不能與平壤進行哪些交易。
在發生沖突的情況下,美國也仍然控制著韓國軍隊的 "戰時作戰指揮權"。美國說它最終會將這一權力交還給韓國,但卻一直在拖延時間。它還迫使韓國支付數十億美元來接納美國軍隊駐扎該國。同樣,只有美國可以決定朝鮮戰爭何時正式結束,而不是首爾。
在這種情況下,關于半導體的爭論展示了一個不那么令人愉快的事實,盡管隨著首爾在維持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戰略平衡的能力上搖擺不定,這個事實一直處于休眠狀態。美國是其傳統的安全伙伴,而中國是其主要的經濟伙伴。然而,華盛頓現在已經決定受夠了。它想讓韓國選邊站隊,在其控制整個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野心中,它再次暴露了首爾主權的局限性。韓國人會接受這一點,還是會勇敢的站出來反對?為什么它要為華盛頓單方面的利益付出經濟代價呢?
但歸根結底,在地理上,韓國并非與美國相鄰,當然,它就坐在中國旁邊。華盛頓永遠不能成為這個國家的經濟支柱。因此,人們一定想知道,韓國人真的會對一個他們無法正確控制的半導體行業感到滿意嗎?而這個行業如今正朝著美國的唯一利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