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納米太貴,除了蘋果沒人用得起! 看懂臺積電的"定價公式"
2021-09-24 13:08:51 EETOP然而,3納米才上線就決定明年要改版,是因為臺積電擔心3納米曲高和寡,除了蘋果以外,沒人用的起,可看出在制程過程中,除了效能外,也必須考慮到性價比,以免沒人用得起。
臺積電的第一版3納米客戶,蘋果是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接下來則為改版3納米,這是遵循摩爾定律中的「PPAC 」法則(power、performance、area、cost )的解決方案。
臺積電前五大客戶向來也是熟面孔,包括AMD、英偉達、高通等,3納米不同的是,還多了英特爾,臺積電擔心3納米曲高和寡,除了蘋果以外,沒人用的起,即使是穩(wěn)居龍頭、制程領先的臺積電,也必須考慮到性價比,以免有價無市。
所謂PPAC法則,為同時滿足「功率、性能、芯片面積、成本」等條件,被半導體產業(yè)奉為標準的定價公式。
其中功耗(Power)持續(xù)減少;性能(Performance)越來越高,每個制程都微縮,芯片面積(Area)越來越小。若不考慮價格,Performance / Power x Area一定遠遠大于1,然而一旦價格失控,對于IC設計業(yè)者來說,性能再好,也不愿往下做,換言之,成本和性能有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3納米才上線就決定明年要改版,這樣的策略并非臺積電第一次,過去臺積電在20納米和10納米也曾遇過類似的問題,因為成本不符,此兩制程僅運作一年,就立刻轉往下一世代,分別轉往16納米和7納米,成為過渡制程。根據(jù)近兩季財報,20納米及10納米制程,占營收金額比重幾乎為零,兩制程可說是走入歷史。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EETOP 官方微信
創(chuàng)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chuàng)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