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半導體市場因個人電腦(PC)、智能型手機需求停滯,未來2年內很可能出現成長鈍化,而與此
同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等業者正競相提高DRAM供應量,業界憂心
半導體市場在下半年將開始出現供給過剩現象。
據Digital Times報導指出,市調機構Gartner預測2015~2016年全球
半導體營收成長率將會降低,2015年預估成長率為2.2%,而2016年僅1.3%。連被視為藍海,快速興起的
物聯網(IoT)用
半導體也很難立刻為市場注入活力。
依Gartner資料,
物聯網半導體市場規模在2020年約為435億美元,僅達全體
半導體市場的10%,顯示
物聯網領域動能還不足以成為帶動
半導體市場發展的火車頭。
然而業者競相提高DRAM產量,也讓市場供給過剩趨勢明顯。日前業界消息傳出,三星電子位于華城17產線已正式稼動,投入生產20納米DRAM。目前該產線每月平均產量為3萬~4萬片晶圓,約占三星DRAM總產量的10%,2016年之前還計劃持續擴產。
原
本三星計劃在該廠區生產移動應用
處理器(AP)等系統
半導體,據了解策略已經修正。因為大陸及臺灣
IC設計業者在AP市場勢力擴大,三星眼見收益性可能難
保,轉而將重心放在更具競爭優勢的DRAM事業。還進一步興建全球最大規模的平澤存儲器生產工廠,預定在2017年正式稼動。
SK海力士原則上也將從2015年第3季開始,在利川M14生產線生產DRAM。SK海力士從2014年開始興建M14廠,目的是取代目前的M10 DRAM產線。業界估計到2015年底時,每月平均產量可達1.5萬片晶圓。
除此之外,大陸業者蠢蠢欲動也讓中長期展望更加悲觀。大陸
半導體業者們極可能在5年內進軍存儲器
半導體產業。不久前大陸國營企業清華紫光集團才提議收購美國最大存儲器業者美光(Micron),跨足存儲器產業的企圖心一目了然。
Gartner表示,大陸政府決定投資200億美元,幫助當地業者擴大
半導體市占率,合計政府與地方民間投資者投資總值將達1,000億美元,相當于三星電子興建平澤工廠的5倍金額,規模之大足以撼動
半導體業界,供給過剩現象出現恐怕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