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敲邊鼓:高通芯片和英特爾才是天作之合
2015-07-26 22:33:46 精實新聞路透社、巴倫(Barronˋs)財經網站23日報導,Cowen and Co.分析師Timothy Arcuri直呼,英特爾娶回高通晶片是終極的晶片收購案;如此一來,英特爾的智慧機晶片終于有望出頭,跨入重要的中國市場。他估計,高通晶片業務獨立之 后,股價約為20美元,約是高通當前股價的1/3,英特爾或許會以每股25美元收購。Ascendiant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Cody Acree也贊同把兩家業者送作堆,稱并購案可把英特爾一舉推上領導地位,該公司營運重心急需跨出個人電腦(PC)之外。
收購案不只有利英特爾,高通也有好處。高通面對聯發科(2454)的低價競爭,逐漸流失市占;驍龍(Snapdragon)810處理器丟掉三星電子訂 單,也加深營運困境。高通若和英特爾聯手,可用英特爾晶圓廠生產晶片,壓低成本,價格將更具競爭力。不過若真是如此,對臺灣業者來說,或許會是重大打擊, 這表示不只臺積電(2330)將痛失大客戶高通,聯發科也需面對更激烈的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會不會拆分晶片和專利授權部門還很難 說。多數分析師似乎認為,分割可能性不大,他們說公司一分為二根本沒道理。高通靠著專利授權的利潤,拉拔晶片業務,分割之后的晶片業務,想靠自己獨立不容 易。Arcuri指出,晶片部門失去金雞母之后,研發開支難以大幅領先對手。
Bernstein Research的Stacy Rasgon更痛批,高通分割毫無助益,只會摧毀公司價值。FBR & Co.的Christopher Rolland認為,高通的宣告或許只是拖延戰術,以便從激進投資人Jana Partners手上爭取時間,最終拆分案仍會被打回票。
高通晶片追求者眾多,可能對象除了英特爾之外,還有三星電子和陸廠。巴倫23日引述Maybank的Warren Lau報告稱,拆分后的高通晶片事業很難和聯發科(2454)等對手競爭,較可行的作法是和英特爾、三星等強者合并。三星今年在行動處理器大有進展,但是 modem、手機射頻(RF)、圖形處理器等仍不及高通,整合能力也欠佳。
高通營運撞冰山,臺積電勢必受到拖累;因為高通是臺積電大客 戶,去年貢獻了臺積電20%營收。Lau表示,高通次世代高階行動處理器“驍龍820”已經轉單三星,采用14奈米制程;倘若驍龍820表現一如預期突 出,臺積電等于痛失大好獲利機會。與此同時,由于需求疲弱、庫存過多,高通或許會再次大砍下給臺積電的28奈米訂單。更糟糕的是,萬一高通晶片真的落入三 星或英特爾之手,對臺積電沖擊將極為強烈。Lau說,他不希望此種情況發生,但是高通10/14奈米轉單三星,已是不利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