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方德有了新客戶──美國國防部
2016-06-07 09:22:08 n美國國防部有了新的晶圓代工合作伙伴,和過去不同的是,此次新的合作伙伴并非美國本土公司,而是阿布達比出資的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國防部與格羅方德簽下一紙 7 年長約,雙方將合作至 2023 年,格羅方德將提供美國軍方間諜衛星、導彈與戰斗機所用的最先進芯片。
格羅方德拿下美國國防部訂單的契機或許也和 2015 年與 IBM 的交易有關。格羅方德 2015 年從 IBM 手上接下了虧錢的芯片部門,而 IBM 過去一直是美國國防部長期仰賴的廠商,多數客制化芯片多從 IBM 來。
格羅方德成為五角大廈欽點廠商,顯示出美國國防部正積極找尋不同的合作伙伴,同時擴大保護其技術的措施。事實上,美國國防部這一次找來非純美國制造的芯片供應商也凸顯它長期仰賴單一廠商的問題。
美國國防部副助理國務卿 Andre Gudger 就表示,希望能采用最新與最好的技術,且放眼全球找尋合作伙伴。
從半導體的發展來看,近年來半導體生產重心早已隨著消費性設備的興起而往亞洲位移,對于 1960 到 1970 年代出錢出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美國國防部來說,它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力已逐漸式微。
從數字來看,就更能看出脈絡。根據 Trusted Access Program Office 的說法,1980 年代,軍事用途的芯片占全球芯片需求的三分之一,如今,這個比率已經跌到 0.1%。對芯片制造公司而言,軍用產品仰賴的是客制化的芯片,相較之下,手機用的芯片則是大量生產。最機密軍用等級的處理器生產范圍可能從數十到上千 個,但相較之下,用于消費性電子產品芯片產量卻是上千萬甚至上億個。
此外,相較于消費性市場的激烈競爭,帶動廠商追求技術升級腳步越來越快,幾個月甚至幾周就進行更新升級,軍用芯片則是另一番景象,有些小量的訂單,可能一至兩年才升級一次,商用芯片技術無疑早已超越軍用。
不過,軍用機密的安全性仍是美國國防部分散供應商時的一大疑慮。特別是芯片組裝廠被視做軍事用供應鏈中脆弱的一環,怕的就是技術遭竊,甚至是安裝惡意程序進而能遠端控制軍事設備。
對美國國防部來說,向更多先進芯片制造商開放軍用市場,可以讓它跟上芯片技術發展的腳步。然而,美國國防部也需要開發更多的監控新機制,確保芯片不 管在美國境內或是海外生產都不會遭竄改。舉例而言,像是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就正在研發一款為芯片設計的微小設備,可以裝在制程上監控是 否有惡意程序,或是竄改技術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