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并購優勢 Lattice強攻消費性電子市場
2013-10-21 20:09:20 本站原創近兩年來,FPGA產業相關的消息并不是太多,市場的目光大多還是聚焦在Xilinx與Altera兩大領導公司的身上,其他的FPGA業者的聲音就相對薄弱了許多。自 2011年Lattice(萊迪思半導體)并購了Silicon Blue后,雖然震撼了FPGA產業,但后續便無太多進一步的消息可供參考,Lattice在亞太市場也沒有太多公開的訊息。但并購了Silicon Blue后,這兩年,Lattice在營收與出貨方面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顯見并購策略是相當正確的。此次專訪了Lattice消費性/移動部門資深行銷經理Subra Chandramouli特地來到臺灣,他特別暢談了Lattice未來的市場策略與產品規劃。
附圖 : Lattice消費性/移動部門資深行銷經理Subra Chandramouli。
Subra Chandramouli表示,自從并購了Silicon Blue后,Lattice就擁有了N.V.C.M.(Non-Volatile Configuration Memory;非揮發性組態記憶體)技術,再搭配Lattice既有的產品線,可以滿足所有客戶的多元需求,這也讓Lattice開始搶攻可攜式與消費性電子市場,他不諱言,這類市場對Lattice是全新的市場。在過去,Lattice僅聚焦在工業、網通、伺服器與車用電子市場,到了現在,Lattice除了既有的市場仍會持續努力外,消費性電子也會繼續耕耘下去,他也不諱言,藉著Silicon Blue的技術優勢,Lattice每天的出貨量約為100萬顆左右,也只有消費性與可攜式電子市場,才能為Lattice帶來這樣的成績。
在過去,與其他的FPGA業者相較,Lattice并沒有整合ARM的處理器核心,投入先進制程的野心也不若Xilinx與Altera來得積極。時至今日,Subra Chandramouli仍然維持同樣的態度。他坦言,目前Lattice仍然聚焦在現有的40納米制程,主要的原因在于,消費性電子市場的變化相當快速,這也表示風險相對高出許多,40納米是相當成熟的制程,這種作法會相對穩健許多。而Lattice目前也沒有整合處理器核心的打算,他進一步談到,Lattice不會像Xilinx或Altera一樣,想要取代應用處理器業者,相對的,Lattice會扮演協助角色,從系統層面來滿足客戶的設計需求。
Subra Chandramouli也從系統層面的角度切入,緊接著談到,由于Lattice會扮演協助角色,反而能讓系統的整體表現可以更加出色。以智慧型手機為例,現在智型手機都要多工處理不同的應用程式,但對應用處理器來說,這些應用程式必須被依序由處理器一一輪流完成運算工作,一旦需要處理的程式太多,對使用者來說,手機使用起來就會感覺就不是相當的流暢,此時Lattice的產品就能針對排序較后面的程式進行協同運算,來解決流暢度的問題。
此外,Subra Chandramouli也指出,外界對于FPGA的認識大多都是停留在高成本、大面積與高功耗的印象。然而,借助Silicon Blue的技術優勢,FPGA已經可以取代多元的控制芯片,在信號的傳遞上也能達到幾乎是“零延遲”的水準,即便面對臺灣或是大陸的控制芯片廠商在消費性電子市場所發動的價格戰,相信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