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欲出售8500項通信專利,發力數據業務原來早有打算?
2019-07-12 09:42:38 前瞻網近日,據外媒報道,英特爾公司計劃出售約8500項與蜂窩網絡連接有關的知識產權專利。其拍賣的產品主要由蜂窩專利組合和連接設備專利組合兩部分組成,其中約6000項是與3G、4G和5G蜂窩標準有關的專利資產,1700項是關于無線實施技術的資產。
目前,英特爾將這批專利撤出了市場,與未具名的買家就出售部分資產展開排他性談判。盡管英特爾沒有透露可能的買家是誰,但有報道將目標指向蘋果。蘋果對英特爾的智能手機基帶芯片業務很感興趣,因此被視為最有可能的競購方之一。
此次專利拍賣占據了英特爾蜂窩IP大部分的資產。這不禁讓人疑問,英特爾是否真的“壯士斷腕”,徹底放棄了不占優勢的移動通信業務?
在宣布退出業務時,英特爾給出的理由是“預計無法確保(從調制解調器芯片生產)的收益和有益的收益”。英特爾稱,停止智能手機的5g調制解調器芯片業務后,不會放棄4G調制解調器芯片的相關業務。該公司還表示,面向PC的5G調制解調器芯片相關業務和基礎設施開發的5g業務等項目將繼續實施。
“我們對于5G和網絡‘云化’的機遇感到興奮,但對于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而言,顯然已經沒有明確的盈利和獲取回報的路徑。”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司睿博(Bob Swan)表示。
“5G依然是英特爾的戰略重點,我們的團隊已經開發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無線產品套件和知識產權。我們正在評估我們的選擇,讓創造的價值得以實現,包括在一個5G世界中廣泛的、以數據為中心的平臺和設備的機遇。”
發力數據領域
“以數據為中心”是英特爾屢次強調的新戰略。
5月22日,英特爾全球合作伙伴解決方案總經理Giliberti Gail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以數據為中心的世界,云計算大爆發,人工智能與分析快速增長,網絡和邊緣云段化成為行業大趨勢。”
此前,英特爾還推出了一系列業界領先的以數據為中心的產品組合,包括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內存和存儲解決方案、軟件以及平臺技術等,以幫助用戶從數據中挖掘更多價值。
這個數據中心解決方案適用廣泛的應用場景,包括云計算、網絡基礎架構及智能邊緣應用,并支持多種高成長性的工作負載,例如AI和5G等。
此次產品組合的發布也彰顯了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的戰略正在穩步推進。
選擇數據領域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這的確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舉措。根據IDC的預測,2015年到2025年,數據將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這意味著,未來十年每三年數據量就會翻倍。不僅數量大為增長,數據的類型也將從文本、圖像等結構化數據轉變為來自神經網絡數據、聯網汽車、基因數據等的不規則維度和定制類型數據。
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產生和被收集,如何存儲、處理、分析這些數據就成為了新的難點,在這個領域大有潛力可挖。
英特爾早早就看到了數據領域的潛力。早在2011年,英特爾英特爾亞太區及中國數據中心集團總經理Jason Fedder就表示,由于中國、韓國和澳大利亞的數據中心產能增加,英特爾向亞太地區數據中心銷售的芯片和相關產品同比增長逾20%。未來幾年這種增長將繼續下去,甚至可能更快。
他指出,區域性互聯網公司的擴張,特別是在中國的擴張,以及對天氣模擬等應用的高性能計算的投資,也刺激了對數據中心設備的需求。
馬來西亞IDC虛擬化和數據中心研究經理Jun Fwu Chin則表示,隨著新的視頻共享網站和其他存儲密集型應用程序的激增,對數據中心存儲的需求將會增加,不過計算仍將是更大的市場。
目前,英特爾與谷歌和寶馬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收購了Mobileye和Altera等公司,以加速進入人工智能(AI)、自動駕駛汽車和物聯網市場。
根據Relecura近日的一份報告,2015年以后,英特爾的專利申請數量顯著增加。這些專利的激增大約發生在該公司宣布重組業務戰略、加大研發投入的時候。根據IFI 2016年的專利申請數據,英特爾的專利組合比2015年增加了近36%。
英特爾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關鍵技術領域是數字數據處理、半導體器件、無線通信器件和數字信息傳輸。隨著英特爾的研發重點轉向以數據為中心的技術,它在企業服務器和PC相關業務上的投資仍然持平。
基于Relecura Star評級,英特爾的大量高質量專利涉及與程序控制單元和數據處理設備相關的技術。
作為新戰略的一部分,英特爾的重點是通過其云計算能力,以及可編程和連接解決方案,為新興數據世界提供技術基礎。
因此,英特爾繼續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系統方面增加新產品。該公司將內存和可編程解決方案與云產品相結合,以支持新的數據解決方案,如深度學習系統。
此外,隨著其無線和云計算能力的進步,英特爾也正在進軍5G技術的發展。
全球數據中心概況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現階段,隨著4G的普及、5G的推廣、物聯網及大數據的發展,數據中心的建設需求不斷增加,其相關的基礎設施及設備的數量也顯著提升。
全球數據中心數量的增加拉動其機架數量的上漲,但是從2017年開始,伴隨著大型化、集約化的發展,全球數據中心的減少導致2018年數據中心機架數量有所減小。2015年全球數據中心機架數為479.7萬架,至2017年底全球部署機架數達到493.3萬架,至2018年全球數據中心機架數約為489.9萬架。
從數據中心的區域分布情況看,與美國相比,中國的數據中心雖然數量眾多,但規模普遍偏小。
從數據中心的上架率看,截至2017年底,我國超大型數據中心上架率為34.4%,大型數據中心上架率54.87%,與2016年相比均提高5%左右。
在市場需求的促進下,IDC行業的發展將以快速、高效的速度發展。未來IDC行業將逐漸向著高密度、綠色化方向變革。在此基礎上,模塊化數據中心成為新的模式,為數據中心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國內定制化數據中心成為新方向,在行業發展及技術的不斷推進下,更高性能和速度的技術中心將會加速建設,大規模、高流量加速技術演進。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