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成河的中國手機市場--有感于聯發科高端芯片MTK6795用在了低端紅米note2上
2015-08-17 20:48:54 n千元機里的太陽神
8月13日,在2015年小米秋季新品發布會上,MIUI7如期而至,與此同時發布售價799元起的紅米Note 2。發布會的主角MIUI7并沒有什么新鮮的東西,后面發布的紅米Note2卻引起了廣泛關注。從2014年3月16日發布紅米Note1至今已經17個月,這期間包括魅藍Note、榮耀4X、樂檬K3Note等友商新品頻發,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在眾友商的圍剿下表現并不太好。而紅米Note2的發布又讓人看到了小米的兇狠,以往發布會小米喜歡拿國際大廠對比,這次把目標鎖定在了國內友商的旗艦身上。無它,因為千元市場甚至可以說兩千元以下市場是國產手機的天下。
小米的這個對比不算客觀,但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紅米Note2的性價比確實夠高,一直努力爭高端的聯發科再次被拉入千元機市場。為什么紅米Note2的價格殺的這么狠?為什么小米再次采用了聯發科的芯片?為什么聯發科甘心自己的旗艦處理器被用在千元機上?
手機市場的慘烈
小米的策略也好,聯發科的策略也好,這些都是商業的事情,商業永遠是利益高于一切,那些愛恨情仇的描述大多是無聊的謠言。要說利益不僅僅是指眼前,但是眼前的形勢一定要考慮,將來的形勢只能預估。所以在回答上面的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現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形勢:
據IDC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1億部左右,同比下滑3.7%。其中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億部左右,同比下降4.3%。這是過去6年以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次出現季度同比下滑的情況。手機銷售有季節因素,所以環比有漲跌并不稀奇,這個時候同比就是判斷市場走勢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比下滑說明這個市場已經趨于飽和。而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研究總監Tom Kang表示,在中國,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已經超過90%,這意味著在中國希望使用智能手機的用戶都已經實現第一次購買,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手機換代升級的時期。
中國手機市場的成長基本到頂了,即便如此中國手機市場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消費能力依然足夠吸引人,所以中國手機市場依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友商的崛起與圍攻
5年前名不見經傳的小米扛著性價比的大旗用所謂的互聯網模式殺入手機市場,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最后奠定了國內手機市場份額老大的地位。眾多友商從看不懂再到不屑最后紛紛模仿,“性價比”、“預約搶購”、“網上發售”、“粉絲營銷”等學的有模有樣甚至某些程度上超越了小米。加快發布頻率不斷推出明星機型,而紅米Note1發表后17個月沒大動作,與此同時“小米不行了”的言論開始擴散。
這次小米發布會開始對標國產旗艦,而不是以往對比的國際品牌,這也充分說明了,這些友商已經對小米形成了實質的威脅,已經不是拿他們對比就是幫他們炒作的時候了。紅米Note2的震撼價格是建立在聯發科的Helio X10這顆表現不錯的芯片的基礎上的。那聯發科為什么要把這顆處理器給小米用在千元機上呢?
聯發科的無奈
2015年3月27日,聯發科技今面向中國市場發布高端智能手機芯片品牌Helio,并啟動獎金高達100萬人民幣的中文征名活動。愿望是美好的,可事實卻是殘酷的:聯發科第2季財報合併營收較前一季下滑1%,較去年同期下滑13.1%;毛利率創下近6個季度以來的新低;營業凈利季下滑10.5%,較去年同期下滑46.2%,營業利益率14.6%,創下近8個季度以來新低;單季稅后凈利較前一季下滑12.1%,較去年同期衰退49.2%。不僅如此,聯發科還下修了全年的出貨量,原來下半年是手機銷售的旺季。
無獨有偶,高通最新財報顯示,營收為5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8億美元下滑14%;凈利潤為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億美元下滑47%。高通還預計第四財季的營收和利潤也可能低于分析師預估。
可是我們回頭再看各市調機構的數據會發現手機的出貨量增速雖然放緩(IDC報告顯示第二季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為3.372億部,同比增長11.6%)但是總體還是在增加的,那為什么高通和聯發科的營收都在衰退呢?而且還要下修預期呢?原因兩方面:
1.晶片ASP(Average Sales Price)的下滑。
2.市場規模的變小,上面不是說手機出貨量并沒有明顯減少甚至還在增加嗎?那我們看一下全球手機出貨量的前五名。
三星在今年的GalaxyS6系列上開始全面采用自家的Exynos處理器拋棄了高通,Apple自研處理器已經幾年自不必說,華為在自家手機上全面采用自家海思處理器,即便剛起步幾年的小米也躍躍欲試并開始扶持名不見經傳的聯芯,前5名中唯一對處理器沒啥想法的聯想卻在加速下滑。
出貨量最大的蘋果、三星即便不可能采用聯發科處理器,華為量非常少,把持高端高通也在壓價競爭,旁邊還有個一直不死心的Intel,一個整合了銳迪科和展訊的清華紫光。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小米伸出橄欖枝,聯發科真的要仔細考慮一下是進軍高端重要還是獲利重要,或者說是面子重要還是生存重要了,畢竟一款產品能下上千萬訂單的也就剩下小米了。高通和Intel賣不了處理器還能賣基帶,聯發科基帶不是優勢只能賣SoC,這么看下來聯發科也是無奈之舉。
也許是出于國人的國產芯情節,很多人依然把處理器看的高大上,其實在ARM的IP授權模式帶動下,做出一個CPU已經沒那么難了,這也是芯片行業競爭加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門檻低了。
手機行業競爭慘烈,芯片行業又何嘗不是?最近芯片行業的一系列整并僅僅是個開始,手機行業的洗牌也在加速競爭,紅米Note2的推出對榮耀等還造不成致命打擊,但是那些二三線的品牌真的要洗洗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