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專訪-認知平臺Zeroth為驍龍820優化
2015-04-30 09:05:46 本站原創
高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Matt Grob
問:關于驍龍810發熱的問題,市場上有很多這方面的聲音,您能否正式回應一下這個問題。盡管我們看到市場上有一些廠商在用這個芯片,但是我們也看到最大的客戶三星其實沒有用。
Matt Grob:非常感謝您的問題,實際上我們對驍龍810芯片是有非常充分的信心,而且也已經有很多廠商采用了這款產品,我們是給予他們全力的支持。您所提到的相關問題都正在被得到解決,我們也相信會在市場上看到使用驍龍810處理器的非常出色的產品。
問:今天早上您在大會上提到一個很好的新觀點,就是利用神經元技術來提高驍龍處理器自動識別的性能,我想問的是這項新的技術會給未來整個手機處理器平臺帶來什么樣的技術變革?從用戶的體驗來說,采用這款全新的驍龍平臺會有哪些不同的體驗?
Matt Grob:Zeroth這個技術主要是把機器學習這個能力引入到移動平臺上,通過這樣的技術可以開發一些相關的應用和服務,從而使得移動終端可以具有學習的能力,它可以了解周圍的環境,從而根據環境做出響應。這就可以實現一種非常定制化的體驗。
其中有兩個例子,通過這個新技術,你的手機可以自動對圖像進行識別和分類,比如一些人臉和物體,而做這些不需要訪問云,這就可以實現更好的隱私保護,也可以降低時延。還有另外一個例子,是傳感器輸入,它可以不斷地對你進行監控,從而感知你所處的環境,判斷你有沒有遲到,你目前的狀態是否高興,或者是不是很著急等,從而根據這些判斷來對手機做出一些調整。
問:會在哪一個芯片平臺上開始用這個技術?
Matt Grob:一開始的話應該是會應用在驍龍產品線的部分產品上,但是最終會覆蓋所有層級的產品。
相關信息:高通在201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5)上利用 Zeroth平臺,預演下一代移動體驗。Zeroth是高通Technologies的首個認知計算平臺,旨在增強終端用戶體驗,為下一代頂級芯片高通820的處理器提供優化。驍龍820處理器基于領先的FinFET制程工藝,并將采用高通自主定制的64位CPU架構Kryo,預計將于2015年下半年開始出樣。
問:什么時候可以在市場上看到應用Zeroth技術的產品?還是只是一個概念?
Matt Grob:這已經超越了概念的階段,大概一年的時間內就可以看到相關產品。
問:我看到你們一些產品已經支持指紋識別和云識別,這是不是意味著未來一些其他公司就沒有什么機會了,因為高通已經提供了這些技術?
Matt Grob:實際上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要把任何競爭對手趕出市場,這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希望能夠給我們的客戶提供最好的價值,舉例來說,我們的指紋技術實際上基于我們收購的一家公司,因為我們看到消費者是有非常強烈的需求,希望有更好的技術來實現手機解鎖和更好的安全保護,我們通過這些新技術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問:這代表Mobile Code時代的來臨嗎?
Matt Grob:我想也許可以這樣說吧,確實安全性的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一點已經在很多市場上達到了共識,消費者對安全性的需求越來越高,我們也是在安全方面開展更多的研究。
問:關于提到的LTE多載波聚合的技術,想在這里了解一下有沒有這項技術在中國商用的具體時間表?要實現它有沒有什么挑戰?我了解到比如說像華為和英國運營商EE是在進行相關的測試,再過一到兩年的時間就可以看到這個技術在相關市場上出現。在中國,可能像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也在進行一些測試,但有沒有一個時間表?
Matt Grob:對于LTE Advanced載波聚合技術來說,要想實現商用需要有三方面的支持,一個是標準,另一個是基礎設施支持,還有一個是終端的支持。從標準角度,現在都已經支持,從基礎設施相關支持來說,華為和其他公司也在提供支持,而高通提供終端方面的支持。
一般在這三個條件都具備之后,運營商要商用這項技術還會需要一年或者更短的時間。你剛才也提到很多國家都在進行一些相關的測試,而載波聚合技術實施的話也是需要分階段進行,一開始可能是雙載波或三載波聚合。
問:有沒有專門針對中國的信息?
Matt Grob:國內運營商對LTE Advanced載波聚合技術具有很高的熱情,中國已有超過40款支持LTE Advanced載波聚合的頂級和大眾層級移動終端正在設計當中。高通處理器上集成支持LTE-A載波聚合的X10、X8和X5 LTE調制解調器,載波聚合將提供最先進的連接性,例如更快的下載速度、迅捷的應用響應、更穩定的連接,以及超長的電池續航。借助LTE-A載波聚合,移動終端目前能夠以最高達無線帶寬三倍的速度連接到領先的LTE網絡,從而使用戶能夠流暢地加載豐富的網頁、進行視頻會議、備份照片和視頻以及訪問云端文件
問:我想問一個關于LTE非授權頻段(LTE-U)的相關問題,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最新的進展?您認為這個技術對于未來的流量分流來說是不是一個最可行的技術?
Matt Grob:實際上我們在LTE-U技術以及在Wi-Fi技術上都有長期的關注和研發,我們發現LTE可以在非授權頻段來進行部署,而且是可以實現比當前Wi-Fi更高的效率,我們對此感到非常振奮。我們在設計中也特別注意,保證LTE-U可以實現與Wi-Fi的共存,相互之間不再產生干擾。
問:我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關于未來5G技術,一個是關于機器人。關于5G技術,在MWC上,很多廠家都在展示關于5G未來的演示,也談到里面很多核心的技術,包括毫米波技術,MIMO天線技術。Qualcomm在5G方面的進展如何?你們掌握哪些核心技術,以及在哪些核心技術里面有專利?
Matt Grob:我們對于5G技術的研究已經有多年的時間,實際上我們認為,相比較我們目前在4G技術上所做的提升,5G技術將是非常大的一個進步,包括在性能方面通過MIMO技術實現數據吞吐速率的提升,以及實現很多新的服務,比如針對關鍵任務低時延和高可靠性應用。
我們在整個5G研發的參與過程來和在4G時代是非常類似的,也就說我們會參與到相關的標準制定過程當中,也會進行自己的技術創新,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形成相應的知識產權。我們也規劃了一個相應的通道,可以讓5G技術逐步被引入到我們的產品系列中來。
問:還是關于機器人的問題,機器人進入我們的家庭,會是在什么時候?
Matt Grob:我本人是機器人的狂熱愛好者,我覺得現在整個機器人領域都處于一個革命的階段。我們可以預期在未來會看到非常多的針對消費者的機器人,在制造行業當中機器人的使用也會非常的普遍。機器人可以為社會帶來很多好處,我們看到實際上像現在很多的醫療設備和汽車也越來越多地帶有類似機器人的功能,比如可以實現自動駕駛。我們對這些具有互聯能力和自動化的智能終端都非常有興趣。
問:什么時候機器人可以進入到我們的家庭?
Matt Grob:現在最知名的家用型消費機器人就是掃地機器人,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相當多的年頭,很多人都見過。它的能力也在變得越來越強,類似這種產品在未來可能也會越來越多。另外一個例子是無人機或者是無人駕駛飛行器,消費級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類似的機器人,有制動器,可以飛行,可以通過控制進行很好的拍攝。
問:今天講了很多新的技術,包括一些汽車方面的技術,主要應用在手機上有指紋識別技術。指紋識別雖然看起來很好,但是用起來有些時候會覺得很麻煩,整體的應用還沒有得到特別好的普及。作為Qualcomm來講,怎么去引導廠商去提供更多更方便、適用普通消費者的應用?
Matt Grob:我想您這個問題非常好,其實最核心的是要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我們所做的工作不僅僅是技術本身,它也涉及相關的用戶界面的設計,還有整體的用戶體驗設計。我們和客戶緊密合作,會和相關廠商以及用戶界面的設計公司進行很多的合作,來讓他們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而您提到的指紋技術,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因為很多消費者都反映他們不想輸密碼去解鎖,他們希望有更方便、更好的解鎖方式,所以這個技術本身希望能夠來提升用戶體驗的。
像3D指紋識別技術,需要搭配有好的用戶界面和體驗才能夠在市場上真正有影響力,讓消費者愿意使用;而有另外一些先進技術,像載波聚合技術,消費者一旦用上就會很高興的。
問:今天提到了一個特別新穎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在市場上見到搭載這項技術的終端?除了指紋識別以外,生物識別還有很多技術,像是虹膜識別,您能談一談高通在其他生物識別技術上的發展嗎?
Matt Grob:首先談一下這項超聲波指紋掃描技術,這是我們通過收購所獲得的一項技術,實際上這項技術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應用已經實現商用有一段時間了,比如是一些政府所使用的指紋掃描應用。而我們現在將這項技術引入到了移動的領域。就產品本身來說,我們已將這項技術推出了市場,而要在看到采用這個技術的移動終端上市,那可能還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當然還有像是基于虹膜、語音、心率等的不同生物識別技術,但目前高通只在指紋識別技術上開發或推出了相應的傳感器,其他的識別技術可能主要是通過軟件實現的,它們可以在驍龍平臺上運行,但相關開發工作很可能主要是由我們客戶來完成的。
問:我有一個問題,不知道高通是否擔心會出現處理器性能過剩的問題?高通不斷推出了很多出色的處理器,像是驍龍810我感覺性能已經足夠快了。性能過剩的情況曾經出現在英特爾上,它的處理器在達到性能過剩后就找不到新的刺激點,導致了整個PC市場的停頓。你們會不會擔心這個手機處理器也會陷入這種狀況?
Matt Grob:我也許會擔心很多事情,但對于手機上處理性能過剩我還真不是特別擔心。我們看到,目前很多應用都要求處理器具有非常強大的處理能力,比如說是Zeroth機器學習。就像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圖像分類的演示,它對終端的處理能力就有很高的要求,不僅是圖像分類本身對處理能力有很高的需求,還需要有強大的計算性能去訓練這個機器,讓它完成學習。如果移動終端的計算處理能力能提高十倍,我們還能在終端上實現更先進的性能。所以至少在較近的未來,我并不擔心你所講的終端性能過剩問題會出現。
在無線連接性能、數據吞吐量以及內存方面我同樣不擔心所謂的性能過剩問題會出現。我們看4K高清視頻的傳輸和4K內容的生成,它對終端的吞吐量和內存需求都是非常大的,而且有不斷增長的空間。
問:之前聯發科宣布推出十核處理器,不知道Qualcomm相應的策略是什么,會跟進增加核心數還是會維持之前的八核?
Matt Grob: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任何開發超過八核處理器的計劃。我們目前致力于進一步提高現有八核處理器的整體性能。至于說未來處理器性能的提高是通過更多的核心數量還是通過更有效地利用現有核心來實現,這個還有待未來決定。但目前,我們沒有發布任何十核處理器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