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4納米制程延后 臺積松口氣
2014-08-13 22:51:13 本站原創全球處理器龍頭英特爾公布14納米最新制程生產的處理器Core M設計細節,但制程進度比預期落后六個月。半導體業者研判,英特爾制程進度大幅落后預期,將大幅降低對臺積電搶單的威脅。
臺積電發言體系昨(12)日重申,旗下16納米FinFET+(鰭式場效晶體管強化版)遠比英特爾的14納米納米還具競爭力,對手還不至于對臺積電構成威脅。
Core M為英特爾首款以Broadwell平臺架構設計、14納米制程打造的處理器,主要用于平板及厚度在9毫米以下,不需風扇散熱裝置。
英特爾執行長柯森尼奇(Brian Krzanich)曾發下豪語,今年平板處理器出貨量要達4,000萬顆。英特爾強調,這款新處理器,繪圖效能比前一代快七倍、運算能快兩倍,在電池體積縮小下,電池續航力仍能延長兩倍。
英特爾新制程的Core M處理器,希望趕在年底銷售旺季上市,重新挽回英特爾在平板計算機市場失利的劣勢。英特爾對這顆新平板處理器寄予厚望。
法人認為,英特爾Core M處理器上市時間比原訂計畫延后超過六個月,給臺積電制程追趕很大喘息空間,并降低英特爾14納米制程搶食臺積電客戶的機率。
臺積電強調,臺積電16納米除了遭遇「小亂流」之外,并不擔心競爭對手會帶來太大的威脅。據了解,目前英特爾除了阿爾特拉及松下宣布采用該公司制程之外,客戶數并不多,目前也尚未見到產品產出。
倒是三星因跳過20納米,直接切入14納米,取得臺積電客戶高通部分訂單,但臺積電堅信將于2016年重新搶回市場,甚至在10納米制程,拉大與兩家主要競爭對手的差距。
臺積電昨天股價逆勢漲1元、收121.5元,但外資持續調節1.04萬張,連續10個交易日賣超;美國存托憑證(ADR)昨晚早盤則以小跌開出,跌幅約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