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發布八核移動芯片引起業界熱議
2013-08-13 15:49:07 本站原創近日,聯發科發布了新款八核移動處理芯片MT6592,并在白皮書中稱這款芯片是能夠達到八核心同時運算的“真八核”處理器。此舉被認為針對三星不久前在Galaxy S4中搭載的Exynos 5 Octa的“雙四核”處理器做出的宣傳,也引發了業界對于多核處理器的廣泛爭議。
“八核”無用論
首先質疑“八核”意義的是高通。高通高級副總裁Anand Chandrasekher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高通現階段并沒有推出八核處理器的計劃,甚至稱“一味追求核心數量是愚蠢和沒有意義的”。
“你不能把八個剪草機發動機組裝到一起就說它是8缸的法拉利,這完全沒有任何意義。”Chandrasekher指出高通不會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但沒有正面回應高通究竟會不會推出八核處理器。
事實上八核心處理器的應用本身就慢于4核處理器的推廣。2012年隨著HTC One X、Galaxy S3、小米2等四核手機的集中上市,Tegra 3、Exynos 4、高通S4等四核處理器也齊齊高調亮相,一時間四核成為旗艦標配。然而今年除了采用big.LITTLE“雙四核”架構的Exynos 5 Octa在三星Galaxy S4的宣傳中偶爾出現“八核”的說法之外,其余廠商并沒有相應跟進的產品,英特爾、高通、博通、英偉達等芯片廠商目前都沒有推出八核處理器的計劃。而Exynos 5 Octa的架構本身也無法令八個核心同時工作,智能同時運行4個不同核心以動態調節運算能力和功耗。
高通產品市場總監鮑山泉在接受采訪時稱:“通過復制CPU核,半導體廠商利用額外的晶體管,試圖調整整體的理論最高計算性能,這在移動行業行不通。因為能否充分利用這些提升的性能取決于同時運行多個程序或線程的能力高低。我們看看Amdahl定律就能發現,在程序有順序代碼的情況下,性能提升帶來的回報會越來越少。在PC領域,CPU基本已穩定在四核。”
電子行業分析師潘九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目前八核并非優化方案,基本用不上。相比四核處理器,八核處理器無論是應用的針對性優化還是電池續航都不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八核處理器的推廣并不被看好。
“核戰爭”不只是技術
不過八核并非只有聯發科一家在做。就在聯發科發布MT6592后,三星隨即發消息稱,三星正在開發一款真正的八核處理器,八個核可同時運作。而華為高級副總裁余承東在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華為將在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推出八核處理器。
采用聯發科方案的手機商負責人表示,實用也好、噱頭也罷,按照聯發科在業界的口碑,其八核處理器一旦上市,仍然會受到追捧。從消費者的角度,“八核”兩個字就是最大的賣點,雖然或許根本用不上,但是這一噱頭卻具有很強的身份象征。
而按照聯發科對于MT6592的定位來看,這款處理器在性能和功耗上相對四核的提升并不十分巨大,價格上也同樣秉承了聯發科一貫的低價策略,因此八核將成為極具誘惑力的宣傳推廣手段。因此與其說是技術創新,此舉也被認為是聯發科的又一次市場營銷。
隨著智能機的普及,普通用戶對于智能機硬件配置也具有了初步認識,因而大力普及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成為運營商和手機廠商一致的認識。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廣東分公司總經理潘志勇介紹,在超低價策略的沖擊下,廣東終端公司TD終端銷量已經達到800余萬臺,市場占比也提升到40%的水平。“我們在下半年的終端定制策略上將會進行一些主動的調整,8月份將向市場推送18款精品TD終端,”潘志勇說,“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同點,性能高、價格低。”
用戶體驗才是核心
對于八核到底是否有必要,移動互聯網應用協會秘書長楊曉明表示:“PC拼到最后的結果是硬件參數很高,但是90%以上的軟件沒有針對硬件做優化,實際上那么高的硬件性能是無效的。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手機上。”只有軟硬件結合實現針對性優化,才能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感受。
對于手機核心的數量,部分用戶表示,如果價格與四核手機相似,可能會選擇八核手機。也有一部分手機用戶表示核心過多可能導致手機過熱而難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