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計劃部分產能移出中國
2025-03-14 08:53:01 EETOP美國關稅政策發生變化,對此PC大廠華碩提前做了準備,并對產地進行了調整。華碩在PC市場推出了完整的產品組合,其中,華碩已成為Copilot+ PC的領導品牌,全球市占率已達25%,今年目標更是要超過30%。同時,電競PC的市占率今年也目標定在30%以上。
美國市場對華碩來說至關重要,2024年全年營收中,美國市場占比高達24%。為應對關稅可能帶來的沖擊,華碩在2024年底進行了策略性的備貨調整,甚至提前將貨物運往美國倉庫,以爭取更多時間應對關稅政策的變化。
華碩共同執行長許先越在上周的法說會上指出,華碩作為品牌公司,生產與EMS(電子制造服務)配合緊密,他們在不同地區設有工廠。當產品需要調整產地時,華碩事先做了充分準備,盡量降低關稅對市場價格的沖擊。不過,不同產地生產,成本結構會有所不同,有些廠區需要做新模具、建置測試設備等,這會帶來額外成本。
盡管華碩盡力控制額外增加的關稅成本,但如果成本過高甚至持續存在,恐怕需要將一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似乎暗示了價格可能會調漲。許先越觀察到已有品牌在美國當地漲價,但華碩表示會盡力減輕對消費者的影響。
與此同時,為了推動伺服器業務的成長,尤其是對歐美市場,華碩在2024年底完成了美國產線的建置,并已經開始運作。這將大幅提升華碩在美國市場的業務效率和競爭力。
中國一直是PC大廠的主要產地,但現在這些公司的生產正在逐步移出中國,轉往東南亞或鄰近美國市場的區域。例如戴爾、惠普等公司都在逐步轉移產線,以擁有更彈性的供應鏈,至少能夠降低關稅沖擊。其他公司也有類似的布局。
盡管展望第一季營運可能會下滑,華碩預測PC出貨季減20%、零組件和伺服器出貨季減10%,但從第二季起,華碩預期整體營運和營收能有明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