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再次領投智能汽車供應鏈公司,主打 4D 毫米波雷達,方案已在上汽上車
2021-08-03 09:01:45 智能車參考在連連投資布局縱目攝像頭、禾賽激光雷達后,車輪上的小米,現在又投資入股了一家智能車供應鏈公司 ——
上海幾何伙伴智能駕駛。
在幾何伙伴最新官宣的近 4 億元 Pre-A 系列輪融資中,小米成了 Pre-A2 輪領投方。
幾何伙伴成立于 2018 年 10 月。
定位 Tier 1,主要基于機器感知和深度學習,采用“低成本、車規級、高可靠、易量產”的技術路線,為 L2-L4 級自動駕駛提供“融合感知 + 智能決策”軟硬件集成系統。
據幾何伙伴介紹,該公司用自主研發的 4D 毫米波成像雷達,代替傳統的毫米波雷達,實現動靜態目標的空間信息感知,達到類激光雷達的效果,再加上可見光視覺、紅外成像等多傳感融合,形成全天候全時段的感知模塊。
同時,該公司還自主研發了集“感知、規劃、決策、控制”為一體的全棧式自動駕駛系統軟件與整體解決方案,希望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幾何伙伴于 2019 年 1 月完成首輪天使輪融資,總額 6000 萬元,由 ARM 中國生態產業基金領投,矽力杰、耀途資本、新余逸何等跟投。
此次的 Pre-A 系列輪融資,總額近 4 億元。其中:
Pre-A1 輪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
Pre-A2 輪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百度風投、經緯中國跟投;
Pre-A3 輪由天使輪股東矽力杰(芯嵐微)、耀途資本、新余逸何(博潤、博物)追加投資,經緯中國、普華資本跟投。
幾何伙伴方面介紹,本輪融資主要用于加速量產新一代架構的自動駕駛軟硬件集成系統。
已在上汽上車測試。
據幾何伙伴官方消息,軟硬件集成系統已在上汽集團乘用車和商用車上測試超過 20 萬公里,并已于 2020 年實現批產。
目前,與上汽的合作中,幾何伙伴基于 4D 毫米波成像雷達為主傳感的融合感知方案已經積累大量路測場景和數據,并在上海洋山港自動駕駛集裝箱卡車和重型平板運輸車項目中實現小批量交付。
同時,幾何伙伴方面還表示,正在與主機廠合作 2023 年預售的乘用車車型,處于前裝測試階段。
此外,聯手 ARM,幾何伙伴方面還打造了一個自動駕駛高性能計算平臺,
擁有高性能 GPU 計算實驗室和 PB 級數據中心等自動駕駛軟件研發條件,擁有屏蔽暗室、仿真實驗室、環境實驗室等毫米波雷達研發測試條件,擁有自主開發的自動駕駛平臺車輛,具備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開發、自動駕駛車輛改裝以及封閉路段進行自動駕駛平臺性能測試的能力。
最后再簡要介紹下幾何伙伴核心團隊。
其創始人兼 CEO 薛旦是國家及上海人工智能專家委員會委員,曾擔任航天某所總工程師。
核心團隊成員來自航天、華為、上汽、大疆、日本電裝等。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