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行業有錢卻缺人:從工程師、工人到后勤全線短缺
2021-05-28 08:22:53 網易科技事實證明,中國電動汽車市場正吸引著國內頂尖科技公司的投資。隨著中國駕車者越來越多地從傳統汽車轉向電動汽車,電信設備巨頭華為、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搜索引擎百度和無人機制造商大疆都加入了這一潮流。家電巨頭美的在3月份收購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合康新能后,預計也將進軍電動汽車領域。
近年來,汽車行業從傳統內燃機向電氣化、自動駕駛和數字連接的急速轉變,吸引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用于開發新車型、建設生產設施和建立銷售團隊。
2019年,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斥資20億美元開始在上海建設其巨型工廠。該廠去年交付了近14萬輛Model 3,使其成為中國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無可爭議的領先者。
特斯拉正在與中國競爭對手蔚來、小鵬以及理想等展開競爭,以吸引工程和電子領域的人才。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特斯拉及其中國競爭對手向應聘者提供的平均月薪已達到15367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21.6%。
不過,這些汽車企業正面臨著來自科技巨頭的挑戰,這些巨頭要么建立自己的團隊組裝智能電動汽車,要么為汽車公司提供零部件或解決方案。兩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車行業工程師表示,他們收到了來自不同公司的多份工作邀約,包括國內三大電動汽車巨頭和傳統汽車裝配商。
華北理工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分析師David Zhang表示:“技術人員短缺是電動汽車行業投資熱潮導致的結果,而且這種狀況將持續數年。所有參與者都站在旋風中,希望隨著資本的涌入取得更大成功。”
瑞銀分析師Paul Gong表示,資金籌集增強了汽車制造商的財務實力,使它們能夠向研發和生產團隊中急需的員工提供豐厚的薪酬福利。美國銀行分析師在今年早些時候的研究報告中表示,在全球范圍內,汽車行業的完全電氣化將耗資超過2.5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自2020年初以來,中國三大特斯拉挑戰者(均在紐約上市)總共籌集了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蔚來股價在過去12個月里飆升了11倍,使這家成立僅6年的汽車制造商市值達到638億美元,超過了福特汽車公司。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