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大廠在中國有宏光電動車,豐田怎么追
2021-04-19 10:47:08 網易科技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與中國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生產的小型電動汽車宏光 MINI EV,售價不到 3 萬元,但其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大受歡迎,而豐田尚未在中國推出自己的小型低成本電動汽車。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將于 4 月 19 日的上海車展上發布其解決方案,即名為 e-TNGA 的新電動汽車通用平臺,可以幫助生產小型汽車到大型 SUV 等各種車型。
兩位熟悉豐田計劃的人士說,該公司還將展示其基于 e-TNGA 平臺的中型電動 SUV 概念車型,這款車將在幾年內在全球銷售。
豐田高管長期以來始終呼吁推出小型電動汽車,但該公司率先推出一款中型 SUV 的事實表明,該公司在生產既有競爭力、舒適又安全的小型、低成本電動汽車方面仍面臨挑戰。
隨著汽車制造商面臨的減排壓力越來越大,豐田正在積極開發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與宏光 MINI EV、特斯拉高端轎車、大眾和雷諾中檔車型以及蔚來和小鵬等中國初創企業的時尚電動汽車競爭的車型。
盡管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車已經成為全球暢銷車型,但該公司早期開發小型電動汽車 eQ 的努力卻以失敗告終。在 2012 年售出約 100 輛 eQ 后,豐田出于對電動汽車局限性的擔憂導致放棄了 eQ 項目,比如價格高、續航里程短和充電時間長等。
eQ 是豐田 mini iQ 的電動版本,售價 360 萬日元 (合 3.3 萬美元),大致相當于其中型凱美瑞 (Camry) 的價格。
熟悉豐田計劃的人士說,開發低成本小型電動汽車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需要使用電動總成系統(包括電機、逆變器和齒輪組合),而這項技術尚未達到與汽油動力總成成本持平的水平。
此外,將笨重的電池塞進微型汽車也是一大挑戰。消息人士稱,許多電動汽車的地板都很高,因為需要將電池堆放在下面,這讓汽車制造商可以選擇把車造得更高,以便給乘客提供充足的空間。否則,車輛內部高度太低,可能坐起來不夠舒適。.
豐田不想在其小型電動汽車的質量、舒適性或性能上妥協,但它意識到,它需要開發出大幅削減工程成本的專業知識,才能交付價格遠低于 2 萬美元的車。
這正是通用汽車制造宏光 MINI EV 的原因,這款車的售價可能低至人民幣 28800 元。通用汽車的合資企業上汽通用五菱是中國最大的低成本商用貨車制造商,起價約 3 萬元,并利用了這種成本控制訣竅。
咨詢公司 Automotive Foresight 負責人張豫表示:“五菱基本上只能用簡單的電動總成取代那些商用貨車上的汽油發動機。”他預計宏光 MINI EV 及其高檔馬卡龍版今年的銷量將達到 50 萬輛。
上汽負責五菱和寶駿汽車品牌銷售和營銷的副總裁周钘表示,該公司將在 2022 年初推出四款旗下品牌的小型電動汽車,使車型數量達到 10 款,以應對更多進入市場的競爭對手。
當然,成本低也意味著設計相對簡單。例如,宏光 Mini EV 只有一個安全氣囊,沒有乘客安全氣囊,或者在側邊也沒有安全氣囊。此外,這款車有防抱死制動系統,但沒有穩定控制技術,這導致其相對較高、粗短的外形使得它在高速急轉彎時很容易翻車。
對此,周钘解釋稱:“首先,該產品符合中國所有的車輛安全要求。其次,宏光 MINI EV 基本上只是一種通勤工具,幫助人們在城市交通中穿行,極不可能在高速上行駛。”
宏光 Mini EV 于 2020 年 7 月推出,注重成本效益的中國消費者和年輕時尚的都市居民每季度搶購約 10 萬這款電動汽車,使其成為中國最暢銷的電動汽車之一。
許多司機都對他們的宏光 Mini EV 進行個性化改造,比如涂上新的油漆和換上時髦的頭尾燈。有些人甚至使用五菱貼紙和徽章定制其他品牌汽車,如奧迪和寶馬。
豐田的電動 SUV 將是其新的零排放汽車設計部門 ZEV Factory 在日本生產的第一款汽車。然而,為了獲得所需的低成本技術,豐田通過去年成立的聯合研發公司轉而向中國電池和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求助。該計劃是利用比亞迪的專業知識制造小型電動汽車和包括電池在內的關鍵零部件。
但據一位熟悉豐田計劃的人士透露,豐田仍有很大機會使用名為 e-Axle 的電動總成技術,由其附屬公司 BluE Nexus 生產。
宏光 Mini EV 也對通用汽車和上汽集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為它產生了碳積分。中國的汽車制造商需要生產足夠的新能源汽車 (NEV) 來賺取碳積分,以抵消他們內燃機汽車的生產。宏光 Mini EV 的成功意味著,通用汽車和上汽集團有余地向競爭對手出售碳積分,或者生產更多、更大、更豪華的汽油車,而不會受到懲罰。
Automotive Foresight 的張豫還說,碳積分制度意味著宏光 Mini EV 的定價非常有競爭力,以至于其幾乎不盈利。上汽集團的周钘拒絕透露宏光 Mini EV 是否賺錢,也拒絕透露它從出售談積分中賺了多少錢。他說:“我們看到有相當多的公司來找我們,向我們購買碳積分,但我們不想透露他們是誰。”
兩位熟悉豐田計劃的消息人士表示,該公司不打算在小型電動汽車的零售價上虧損,也不打算利用碳積分來提高競爭力。豐田發言人拒絕評論豐田是否擁有足夠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碳積分,也拒絕評論是否會考慮將這些碳積分作為其戰略組成部分出售。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