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新用途:可幫助檢測食物是否變質
2020-06-30 08:38:49 未知該傳感器由愛荷華州立大學和伊利諾伊州西北大學的科學團隊聯合開發,重要一環就是將石墨烯電極氣溶膠噴印到柔性聚合物基底上。科學團隊隨后利用化學手段將組胺抗體(histamine antibodies)整合到石墨烯上。雖然組胺更常見于檢測過敏反應,但變質的肉或魚也會放出組胺。
當將由此產生的裝置放在任何一種食物的樣品附近時,任何存在的組胺分子都會與石墨烯上的抗體結合,阻止電子的轉移。這增加了材料的電阻--存在的分子數量越多,電阻越大。
因此在通電之后,科學家就能成功檢測到電阻,從而確定組胺水平。在目前的形式下,該傳感器可以檢測到濃度低至百萬分之 3.41 的組胺。為方便起見,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將魚的變質定義為超過百萬分之 50 的任何物質。
該傳感器的生產成本并不是很高,非常容易進行大規模生產。此外科學團隊還表示,通過將組胺抗體替換為其他類型的抗體,該系統還可以額外用于檢測有害細菌或疾病相關的生物標志物等。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