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設計:如何提升電池續航能力
2015-03-23 21:26:38 未知富比士(Forbes)網站報導,攸關手機電池續航力表現的首要發展便是內部零件設計精簡化,例如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推出的智能手機用嵌入式層疊封裝(Embedded Package on Package;ePoP)芯片。
由于ePoP芯片已包含LPDDR3 DRAM、eMMC與控制器,因此可直接安裝在處理器芯片以節省空間,最多可省下4成空間,以容納更大尺寸電池。 移動應用處理器(AP)技術在省電貢獻上也值得一提,例如高通(Qualcomm)的Snapdragon 810(驍龍810)與三星采用14納米制程的Exynos 7 Octa處理器芯片,效能大幅提升外也更加省電。
此外,像是Google推出手機模組化Project Ara后,不僅解決廢棄手機問題,也解決手機廠與消費者客制手機問題,因此,未來不排除電池廠商可趁機推出更大尺寸電池來供應模組化手機。
至于充電技術也有所突破,其中包括高通Quick Charge,可讓一顆3300mAh容量電池30分鐘內充足6成電力,而諾基亞(Nokia)也推出以聲音為充電來源的技術,Ampy則發展出以身體震動為手機充電的新技術。
以色列新創公司StoreDot號稱可讓手機幾秒鐘內完成充電,開發出可60秒完成充電的電池已開始尋找廠商合作,最快2016年底搭配手機出售。
除在硬件與充電技術出現具體突破外,科學家也不斷發現新的電池材料,可讓電池本身續航力大增,其中又以石墨烯(graphene)最具代表性。石墨烯導電性比金屬銅佳,且重量輕、表面積大,是發展大容量電池理想材料,其同時又兼具強度與可撓性。
日前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人員也開發出純鋰陽極(lithium anode),可望讓電池容量提高4倍。 研究人員指出,相較一般鋰陽極充電循環為25次,新的鋰陽極次數可高達100次。
目前最佳鋰陽極庫倫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為96%,代表4%容量會在放電過程流失,但研究團隊已將效率提升到99%,預計5年內原型機可商業化。
除此之外,包括宏達電、Sony與三星手機都開始引進省電模式技術,Android與iOS等作業系統皆具備分析用電量功能,其中Google更透過Project Volta讓Android 5.0更加省電。分析師指出,從這些發展來看,目前手機軟硬件與電池本身,其實都已朝向精進省電的共同目標前進。
EETOP 官方微信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半導體創芯網 快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