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改變生活,這場革命的起點在芯片
2014-12-02 20:04:05 本站原創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思考未來的物聯網生活將會是怎樣一個情景,的確,隨著萬物互聯理念的不斷深入,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技術和對象加入到物聯網的隊伍當中來,數以萬計不同設備都在相互連接,用戶數據也正在以每日成指數倍的增長速度遞增。
回到與我們個人用戶有關的一些日常物品,健身設備、電冰箱、智能恒溫器、微芯片路燈等等設備所產生的數據都將會被儲存在云端,這些大數據也將會給很多科研應用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說到芯片,大到服務器機柜設備,小到一個手機,其中最主要的工作部件應該就是芯片了。現在,在許多復雜的處理器、設備上添加一個RFID的芯片就可以讓數據自動上傳,芯片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從芯片的發展,再到硬件設備的性能提升,這一系列改變究竟能給用戶的物聯網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
現在國外路邊的一些路燈里面都裝有芯片,有了這些芯片,再將它們與后端的服務器分析設備進行連接,這些連接所組成的計算網絡就組建起來了,它們可以把每個路燈的實時監測數據進行回傳,這樣一來,如果某一個路燈壞掉了,后臺管理員就會很快發現,每個燈泡能用多久也會統計,甚至還可以根據有人沒人進行自動節能。
曾經有業內專家表示,如果每個停車位都裝有一個單片機,那么用戶就可以知道是否有空車位,究竟有多少個空車位,如果每個碼頭都用一個單片機,漁夫就知道哪里可以停靠。確實,這些需求并非噱頭,對于普通用戶而言確實存在這樣的困擾,這對于企業來說其實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商機。
Google公司的高管Vint Cerf曾經表示“希望傳感器網絡廣泛應用在家中,這些用兩節AA電池的傳感器壽命可持續一年以上,體積不大卻可以監控溫度、濕度、光線等數據”。
小小的傳感器組成了一個個計算節點,而后這些巨大的節點數量將會組成一個網絡,將信息通過這樣一個網絡進行相互之間的傳輸,這不僅對于個人用戶來說更加智能化,對于企業用戶來說也變得更加易于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