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后PC”時代個人電腦OEM廠商恐將大批消亡
2012-06-04 23:17:41 本站原創據科技媒體ZDNet國外媒體報道,專欄作家詹森·珀羅(jason perlow)撰文稱,原本業界對未來PC制造市場走向充滿爭議,但最近惠普宣布削減2.7萬名員工、戴爾發布2012財年一季度遜色財報,以及蘋果產品的熱銷,似乎加速了“后PC”時代進程。“后PC”時代的來臨,是否預示著PC廠商的逐漸消亡?
以下為文章概要:
八個月之前,我和我的同事扎克·惠特克(Zack Whittaker)進行了一場關于“后PC”是否真的來臨或是否處于醞釀中的大辯論。最后扎克的觀點獲得了多數贊成,認為未來PC不會消亡。但一致認為“后PC”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
然而八個月過去了,兩大PC制造巨頭卻處于了令人可怕的境地——惠普最近宣布裁員2.7萬名員工,戴爾2012財年第一季度在消費者市場、公共領域以及企業市場上的盈利表現極度疲軟。而在另一方面,蘋果的表現卻相當出色。來自市場調研機構NPD Displaysearch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第一季度,蘋果產品已占據全球PC電腦出貨量的22.5%,但其中約有80%的產品、大約1700萬臺為“后PC”時代的iPad平板電腦。
一個令我們難以面對的現實是——傳統PC電腦的銷量正在急劇下滑。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內,對于PC制造商們來說除非它們能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拓展強勁業務,否則將遭遇更加難過的日子。而且我敢說,大量PC電腦制造商將會走向消亡。
究竟何為“后PC”時代?僅是一個簡單的流行詞匯嗎?還是PC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一種合理現象?
簡單點說,“后PC”時代標志著計算領域將從30多年基于英特爾架構的臺式電腦向數據中心、云就算轉換的一種趨勢。實質來說,“后PC”時代將把我們帶回到流行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型機計算模式。唯一的不同點是,新的集中式架構基于多廠家及非均勻分布,通過公眾和私有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向用戶提供更加靈活、更加便捷的服務。
未來十年內,大多商務專業人員將使用更為廉價的輕薄筆記本、平板電腦和瘦客戶機,這些設備的價格一般都低于500美元。這些設備通常會利用瀏覽器內置軟件技術,或使用下一代基于網絡的API和Web服務,比如微軟的WinRT以及其他HTML5框架技術,提供各種應用。
另外,基于iOS和安卓——當前最受歡迎的移動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序編程標準越來越多,正廣泛應用于企業環境。
從現在起,最快在三至五年內,企業員工將會從使用大量本地存儲空間、本地應用程序、基于英特爾芯片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大塊頭”客戶端上解脫出來,比如放棄當前使用的PC電腦和商務筆記本電腦,進而轉向更加輕巧、更加節能、帶有SSD固態存儲裝置、基于SoC的系統上來。
而整合了ARM和英特爾技術、采用低于22納米工藝的下一代系統芯片SoC將會扮演重要角色。伴隨未來技術發展,提供向后兼容不再是一個緊迫性問題。
未來5年,將是傳統計算完全轉向網絡應用的一個過渡期,在此期間,將會出現大批通過微軟遠程桌面服務和RemoteFX的虛擬化桌面應用程序(VDI)。
作為“后PC”時代的一個特征,“自帶設備上班”(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也將成為未來趨勢。一些移動管理程序,比如英特爾的Wind River、Open Kernel實驗室的OKL4、Red Bend的vLogix和VMWare的Horizon的產品,將協同移動軟件管理解決方案,給“自帶設備上班”的員工,特別是那些使用安卓、Windows Phone或者Windows RT解決方案的員工,提供安全和管理方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