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20上半年成績單: 手機業務“挑大梁”
2020-07-15 09:42:49 第一財經
相比于去年半年業績,華為運營商業務以及企業業務增長放緩。從去年的數據看,2019年上半年,華為運營商收入為1465億元,企業業務收入為316億元。有分析人士稱,運營商業務主要受到全球運營商5G部署進度影響,而企業業務中的部分業務分拆至其他業務板塊,導致數據下降。
手機業務“挑大梁”
對于運營商業務的發展,在三個月前的年報溝通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面對全球依然持續蔓延的疫情,歐洲5G部署將會延后,時間周期取決于疫情的情況,而中國進度正常,正在進行招標,相信三大運營商會完成年初的建設量,可能還會增加。
華為預測,今年全球5G商用網絡將從2019年的60個增至170個,基站會從2019年的50萬個增長到150萬個,到今年年底,全球5G用戶預計將會從1000多萬增至2.5億,中國有望從對標者成為引領者,將占全球整個5G基站建設的50%以上,在用戶的發展數量上占世界的70%以上。
通信市場調研機構DELL'Oro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球5G通信設備市場中,華為市占率依舊位居第一,達到35.7%。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數據環比僅增長0.4%。愛立信、諾基亞、三星依次排名第二、三、四名,市場份額為24.6%、15.8%和13.2%。其中,諾基亞環比跌幅最大,達到4.5%。而三星增幅最高,為2.8%。
對于華為來說,目前的收入和增長引擎已經逐漸從運營商業務轉移至消費者業務。從半年報的數據來看,華為消費者業務半年收入同比增幅達16%,占據華為整體業務收入的55%以上。
根據信通院最新公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近2.5億臺,同比下降了16.1%。不過零售數據顯示,5月華為系手機在整體大盤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市場份額上升至45.21%,同比增幅8.56%,為前五大手機陣營中,唯一一家獲得正向增長的手機廠商。
但從出貨速度來看有分析顯示低于預期。IDC分析師Simon Baker表示,華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略低于4900萬部,為其八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較其此前兩個季度的峰值6600萬部也有所下降。目前,華為約占全球安卓手機市場份額的五分之一。
未來挑戰
“2020年,我認為是華為公司最艱難的一年。因為全年都處于實體清單下,儲備也快用完了,是全面檢驗我們供應連續性能否發揮的關鍵之年。”徐直軍在年報溝通會上表示。
但他也強調,華為要重構供應鏈。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去追求維持之前的凈利潤率,而不顧自己的生死,所以要先把“洞”堵起來,把供應鏈重構好,以生存為第一目標。
從半年來的業務進展來看,華為除了調整海外團隊以及加大Cloud & AI(云與計算)的投入外,在鴻蒙系統(HarmonyOS)以及芯片上也動作頻頻。
有消息稱,華為鴻蒙系統將在今年9月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發布2.0版本。而這一版本將打通 PC、手表和車機等產品終端。
此外,華為近日也更新了HMS至第五版本,該生態系統是華為擺脫外界依賴的重要戰略舉措。
徐直軍曾表示,“去年5月以后,華為海外銷售的新機沒辦法預裝GMS,影響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至少100億美元左右。為保護全球華為智能手機用戶的利益和使用體驗,華為推出了 HMS。我們希望華為的5G手機能在海外賣得更多,但我們現在沒法做出更準確的預測,這取決于我們 HMS的建設。”
從公開數據來看,目前入駐華為HMS的全球開發者達到140萬,同比增長115%,而APP超過6萬,同比增長67%。
而從芯片來看,華為用于“補洞”的芯片正在廣泛運用在包括手機、云計算、基站等各個業務中。雖然美國5·15的新規也在影響華為芯片的上游制造環節,但從目前的芯片于儲備以及研發進度來看,有分析稱短期影響不大。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