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是否在5G技術是否與中國網絡供應商華為合作,德國政府尚做出最終決定。但是德國電信感覺實在等不急了,打算加強與華為的合作。
作為歐洲最大的電信通訊商,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不愿意再等下去,否則將會在5G方面錯失眾多用戶。據德國媒體《德國商報》(Handelsblatt)29日援引政府內部的消息,德國電信已通知聯邦內政部,將加強與華為的合作。
德國電信的這一信號,在國內政壇引發了不小的爭議,部分政客就警告,德國不能對來自中國的供貨產生依賴性,尤其是在5G領域。
歐洲最大的電信集團聯邦內政部已通知聯邦內政部,擬加強與中國科技集團華為的合作。德國電信公司已經宣布,將不再遵守其自我設定的 "暫停令",《德國商報》從政府圈內人士處獲悉。內政部認為這一決定 "至關重要",他們說。在電信公司的詢問還沒有得到答復。
由于德國聯合政府關于5G網絡的電信安全標準始終爭論不休,無法取得共識,因此德國電信之前表示,將暫時不與中國通訊設備制造商華為簽署任何有關供應5G網絡設備的合作協議。
不過,由于消費者對于5G網絡的呼聲愈發高漲,各大電信運營商都感受到了壓力和緊迫感。有超過半數的德國民眾希望能在2020年年底以前使用上5G網絡,相當于約4000萬人口,加上競爭對手沃達豐(Vodafone)宣稱要在今年年底前為1000萬用戶提供5G網絡服務,德國電信改變了之前的態度。
直到現在,德國電信只承認使用現有的框架協議,建立剩余的庫存,并通過軟件升級將已經安裝的組件轉換為5G。現在,德國電信的采購暫停令已經取消,德國電信現在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據《德國商報》透露,德國聯邦內政部對德國電信這一決定的態度是“批評性”的,但是他們向德國電信發出的詢問信尚未得到回復。
德國電信與華為之間的緊密關系在柏林引發了激烈的批評。聯邦議院社民黨外交政策發言人尼爾斯·施密德(Nils Schmid)警告說:“電信公司具有榜樣功能,因為它部分屬于聯邦政府。”“德國電信高層的決定會給股東帶來高昂的風險代價。”
這一風險代價在于,如果將來德國政府確定禁止華為參與國內的一切5G網絡建設,那么德國電信就必須將所有華為設備移除,到時候所有損失都必須要由德國電信自己承擔。
基民盟議員克里斯托弗·貝恩施蒂爾(Christoph Bernstiel)同樣警告,新冠疫情期間,德國國內已經開始對來自中國的供貨產生了巨大依賴,絕對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踏入其他領域的依賴關系中”。顯然,他指的就是不想過度在5G領域徹底依賴華為。
聯邦政府一直在爭論華為是否可以參與5G擴展。外交部和聯邦情報局認為中國的科技公司是不可信任的:網絡基礎設施可能被用于間諜和破壞活動的風險太大。但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則表示,直接就將一家通訊設備供應商排除在外是錯誤的。結果是原本應該為5G網絡設定安全法規的法律仍然不可用。新冠大流行進一步延遲了部門之間的協調。鑒于正在進行的網絡擴展。
但是,關于華為的爭論不僅僅限于電信。近年來,德國的整個行業越來越多地從中國安裝了技術。華為被認為是行業領導者。
電信公司不想再等待了。因為關于華為的爭論不僅擴展到移動通信。也用于寬帶擴展。VATM電信協會于周三發表了一項關于德國寬帶擴展的研究。據此,到今年6月,建筑物中應有480萬個光纖連接。這比上一年末增加了約15%。在歐洲比較中,德國處于落后地位。
VATM總經理JürgenGrützner呼吁加快網絡擴展速度。但是,他還指出,關于華為的辯論也可能對寬帶擴展產生影響。“所有供應商都使用來自中國的供應商-包括固定網絡和移動通信,”Grützner說。特別是在很多情況下,華為產品的特點是質量高,價格合理。
而據《德國商報》所獲取的消息來看,德國國內電信運營商中的后起之秀“1&1”正在與中興就5G網絡技術方面的合作進行談判,“1&1”也計劃在德國的5G網絡服務市場分得一杯羹。“1&1”的董事長馬丁·維特(Martin Witt)坦言,中國的設備供應商在天線技術方面的領先尤為明顯。VATM總裁維特也表示:“不幸的是,中國供應商比歐洲供應商領先一到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