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華為砍單影響巨大!
2020-04-22 13:27:44 經濟日報華為昨(21)日公布今年第1季營收人民幣1,822億元,年增1.4%;華為「心聲社區」網站并發布任正非于3月25日接受華爾街日報的采訪紀要,釋出以上信息。
華為是全球智能手機二哥,去年出貨量逾2.4億支,市占約18%,僅次于三星。受疫情沖擊,市場傳出華為內部下修今年銷量目標,加上美國制裁影響,預估華為2020年手機銷售量恐將呈現負成長。
任正非強調,雖然疫情使得華為下修第1季目標,但有信心華為年度營收仍會有一定規模成長。他并透露,華為今年研發經費將大增58億美元,「去年研發經費150億美元左右,今年可能超過200億美元」,亦即增幅約39%。
受臺股重挫與華為下調上季目標、近期更大舉砍單等消息沖擊,臺股股王大立光與權王臺積電昨日應聲重挫,成為外資提款機,雙王市值單日合計大減逾2,581.8億元。
其中,臺積電失守300元大關、收295元,下跌9元,市值蒸發逾2,333.7億元,外資大賣逾1.56萬張,為3月中旬以來最大賣超量,連二日賣超。大立光大跌4.7%,收3,700元,市值蒸發逾248億元,外資連五日賣超,總市值摜破5,000億元大關、降至4,963億元。
臺積電為華為旗下手機晶片廠海思代工晶片。臺積電先前已釋出看淡全球手機市況的訊息,預期疫情導致終端消費力降低,預估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衰退7%至9%,在整體手機規模減少下,5G手機總出貨也同步下修。
不過,供應鏈透露,盡管海思砍單,但海思釋出的產能,已被臺積電其他客戶搶下,臺積電先進制程產能利用率仍滿載,不受海思訂單調整影響。
大立光供應華為手機鏡頭,同步看淡本季營運。大立光認為,「4月拉貨動能比3月差,5月也比4月差」。大立光本季產能利用率將低于首季,整體新產品開案數也比去年同期少。
華為砍單不僅牽動臺積電、大立光等臺灣指標業者營運,也將重創聯詠與穩懋等兩大產業龍頭廠業績,業界并傳出,聯詠為此兩度下修OLED驅動器IC出貨量。
聯詠供應華為AMOLED驅動IC、OLED驅動IC等產品,今年初,聯詠對市場展望樂觀,但農歷年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接著又延燒到歐美等全球各國家,而中國大陸市場約占聯詠營收比五成,華為又是聯詠的主力客戶,華為此時大砍供應鏈訂單,業界傳出已聯詠兩度下修OLED驅動器IC出貨量,但未獲聯詠證實。
聯詠首季營運表現佳,3月合并營收58.11億元,創新高;首季營收同寫新猷、達168.91億元,略優于原先公司預期。考量智慧手機需求疲軟,法人認為,聯詠第2季客戶砍單可能性大增,營運恐會受影響。
砷化鎵龍頭廠穩懋間接供貨華為功率放大器(PA),針對華為砍單狀況,穩懋不予置評。據悉,穩懋是最大的5G PA代工廠,供貨華為PA應用在智慧手機、5G基地臺。
穩懋預計4月29日召開第1季法說會,屆時除公布上季財報外,也將展望今年營運狀況以及5G趨勢,法人高度關注華為訂單動態。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