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通7月31日發布業績預期稱,2019年7~9月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最多下降26%。在中國,智能手機用半導體銷量將減少。自主生產半導體的華為技術的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上升, OPPO等高通的客戶陷入苦戰,這將產生負面影響。在相關訴訟中,高通被指濫用競爭力,但其市場份額卻在逐年縮小。美國蘋果收購英特爾相關業務已成定局,高通客戶的“自產化風險”正在提高。

“貿易戰的結果是,華為將重心轉向在中國提高(智能手機)份額”,在7月31日的電話會見上,高通的首席執行官(CEO)史蒂夫·莫倫科夫作為發布悲觀預期的原因之一,列舉了華為的名字。與從蘋果獲得和解金、營業收入增長73%、達到96億3500萬美元的4~6月形成對照的是,預期7~9月減少12~26%,僅為43億~51億美元。
莫倫科夫CEO擔心的并非美國商務部的出口限制導致與華為的交易額減少。而是擔憂華為將在世界面臨的逆風轉化為動力,集中發展在華業務,進而逐步奪走屬于高通客戶的小米和OPPO等的智能手機份額的狀況。
華為旗下擁有半導體子公司海思半導體,大量芯片已實現自產化。據美國IDC統計,4~6月華為在中國實現創出歷史新高的智能手機供貨量,全球份額也維持在第2位。
5月,高通圍繞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訴訟,被判違反《反壟斷法》。圣何塞聯邦地方法院法官高蘭惠(Lucy Koh) 指出,高通“濫用(用于智能手機通信的)調制解調器芯片的競爭力,違規收取較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從這點也可以對高通控制智能手機產業的情形略見一斑。
不過,觀察在全球范圍達到215億美元規模的調制解調器芯片的市場,高通的存在感正在逐漸下降。美國調查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14年曾占66%的高通的市場份額到2018年已降至49%。原因是,包括過去排在智能手機首位的三星電子和最近花費10年時間推進研發的華為,都在加快芯片的自產化。
另外,7月的最后一周,蘋果宣布斥資10億美元從英特爾收購調制解調器芯片的專利,同時獲得開發團隊的2200人。雖然莫倫科夫輕描淡寫地表示“沒有影響”,但蘋果CEO蒂姆·庫克則表示“將推進自主擁有和控制主要技術的戰略”。蘋果此前已將GPU(圖形處理器)和電源管理用芯片改為自產化,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師斯拉萬·昆杜佳拉(SravanKundojjala)表示,“只要花費數年時間,5G的調制解調器芯片或許也能自主開發”。
美國IDC預測,2019年的智能手機供貨量將比上年減少2%,降至13億7550萬部。連續3年減少。在已成熟的產業里,業內企業通常會盡可能拿回此前流向外部的價值。高通的管理層重申“在5G領域領跑”,但客戶的自產化導致的商機消失這一風險已開始成為現實。(來源:日經中文網)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