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研機構統計,2019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 17.45 億臺,相較 2018 年衰退,算是賣相不好的一年,個中原因包括中美摩擦、全球經濟環境不確定性,消費者等待 5G 手機而延后消費也是原因之一。
對于 2020 年的 5G 手機的預估量,各界都是預估從 1 億臺起跳。聯發科 7 月 30 日舉行投資人會議,預估 2020 年 5G 手機的銷量約 1.4 億臺,其中國內占 1 億臺。
調研機構 Canalys 則是預計,5G 手機到了 2023 年的出貨量可望攀升至 8 億臺,占全球智能手機約一半,且正式超越 4G 智能手機的出貨量。
5G 商機蒞臨,也引爆芯片大廠的卡位戰。5G 手機的處理器必須搭配 5G 基頻芯片,且為了強化收訊和濾波功能等,需要增加 WIFI 和功率放大器 PA 等射頻元件的技術能力和數量,對于芯片廠商來說,機會與挑戰是并存的。
聯發科搶食 5G 芯片的商機,預計將有兩顆 7nm 工藝技術的 5G 芯片問世。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在投資人會議中表示,5G 系統單芯片 SOC 將于 2019 年第三季送樣,2020 年首季量產,2019 年上半年也將推出第二顆 5G 芯片,兩顆芯片都將采 7nm 工藝技術,估計 2020 年全球 5G 手機將達 1.4 億臺,較原先看法更樂觀。
聯發科預計在第三季送樣、明年首季量產的這顆 5G 芯片,是支持獨立 SA 與 NSA 網路架構,預期有利卡位國內中端 5G 手機市場。
蔡力行分析,2019 年中國智能手機需求下滑,是在等 5G 商機成熟,隨著政府 5G 牌照提前發放,將對 5G 市場推波助瀾。
日前蘋果宣布買下英特爾的基頻晶片部門,行業內人士解讀,未來大型系統廠通包芯片設計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對于聯發科、高通這類型的獨立芯片供應商是一個警示。
對此蔡力行認為,蘋果和英特爾的這樁交易案早已在市場的預期內,完全沒有意外,以聯發科的立場,未來 5G 時代的商機爆發,會形成智能手機需求再成長的推手,對于 5G 后續帶來的效應是很樂觀的。
聯發科目前移動計算平臺約占營收 30% ~ 35% 、成長型產品占 33% ~ 37% 、智能家電和其他占 30% ~ 35%。

展望 2019 年下半到 2020 年,聯發科的移動計算業務中,Helio P90 芯片發表后陸續切入國內品牌廠,近期發布首款定位游戲的手機芯片 Helio G90 將與小米集團合作,未來聚焦手游市場。
聯發科這款 Helio G90 從游戲網絡延遲、畫質、操控、負載調控等方面進行優化,是由 2 個 Arm 系列 Cortex-A76、6 個 Cortex-A55 組成,而在 GPU 方面則是搭載 Arm Mali G76 MC4,主頻高達 800 MHz,并且內置雙核 APU,結合 CPU 和 GPU,可提供高 AI 算力,并且支持 10GB LPDDR4x,頻率最高可達 2133MHz。
在成長型業務中,除了物聯網、電源管理芯片之外,今年第三季也將量產企業用 ASIC 芯片。另外,在合并晨星后,4K / 8K 的 TV 芯片滲透率提升,未來出貨量同步獲益。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