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靠譜的華為IT能力分析 有這篇文章就夠了
2015-04-23 08:29:12 大數網在前兩天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中,除了三大業務引起熱議之外,華為獨特的IT能力也引發大家關注。因為,華為一直強調要做一站式ICT基礎架構提供商,這或許就是IT產品線的職責所在。
華為做IT產品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是立足長遠,為企業提供ICT的整合能力。我們先說說,華為為什么要做IT,再說說華為的IT做到了何種地步,有什么?最后說一下華為打算怎么做IT?這個邏輯就是,華為IT在抓住什么機會,怎么抓住的,會做成什么樣?
初始問題,為什么一定要做IT?
即便老生常談,還要重復一下。下一個IT浪潮是大數據、云計算和移動所帶來的,所有IT廠商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一來,在新興技術面前,所有IT廠商(無論是新入場還是成立時間久)機會均等,就要看市場反應能力、趨勢把握能力、研發能力、資金實力、資源投入、渠道等綜合能力,不是簡單拼某種能力。
二來,這是一場持久戰,沒有三五年,市場格局不可能水落石出。在這個過程中,有廠商“撈一把”,有廠商會一點點進攻,最終獲取市場認可。
三來,這個過程中,最先拼的是技術含量和對市場的理解能力。如果沒有技術,只會忽悠;或者只有技術,不會做市場,都有可能錯失良機。
四來,對于華為而言,這個市場比傳統的運營商還要大,抓住ICT融合的機會,等于抓住了下10年的增長紅利。這有利于自身快速發展。
華為會怎么想?在分析師大會中,華為高層認為,華為會“融合傳統IT和互聯網開源技術,同時為客戶提供下一代IT基礎架構方面,將為客戶創造很大的價值?!?/p>
注意,華為IT的本意是專注IT基礎架構,這是核心。
華為IT要做的是,幫助客戶節約成本,也就是節約CAPEX(Capital Expenditure,資本性支出)和OPEX(Operating Expense,運營成本),讓客戶把時間和預算投入到IT與業務單元,實現創新。
(提示,以下圖片可放大看,有更多細節。)
那么,華為有啥資本?
先說大家知道的。華為有服務器、存儲、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產品產品,這些業內均值。大家不知道的是,從2002年開始,華為就開始針對服務器、存儲研發。如今有13年歷史,底氣一點也不差。
順便說一下華為的研發能力,現在遍及全球,在深圳、西安、北京、杭州、成都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俄羅斯等研究所開展IT技術領域的能力布局,與業界頂尖的科研院校展開合作。華為已經投入超過1萬人構筑IT能力。
當然,不能忽略華為在電信運營商方面的技術積累,這可以平滑移植到IT市場。它所具有的市場快速反應能力也能復制過來。
問題三,有何核心產品?
華為強調的是后發優勢,產品布局完整,并在每一條產品線中均有突破。
服務器領域。2014 年Q4華為刀片服務器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二,超越思科,模塊化服務器出貨量進入全球前三。(以下均數據來自Gartner,不再說明。)服務器的發展思路 是,橫向擴展,面向數據中心規?;渴?;縱向擴展,強調單臺的計算能力和穩定性,主打企業的關鍵業務;同時發展IT基礎設施產品,加速發展SSD卡和融合 網卡等。明顯,服務器在四個方向均有巨大突破,瞅準市場發展方向。
存儲領域。2014 年,華為存儲保持高速增長,同比增長55.6%,全球收入增長率連續六個季度第一,服務于全球150多個國家的4000多家客戶。存儲的發展思路是,發展 高端存儲、大數據存儲、云存儲產品;形成以硬件產品為底層、軟件產品為中間控制層以及面向不同行業和場景的解決方案。
明星產品。還有一體機,主打IT基礎融合設施,強調簡單高效和敏捷;企業級大數據平臺FusionInsight,注重可靠安全和服務。
數據中心產品。有雙活數據中心容災解決方案、MircoDC、SD-DC²:即業務驅動的分布式云數據中心架構等核心產品;最后一個產品特別重要,幾乎重建架構,符合開放、兼容以及面向云、大數據、管理幾個層面的創新性產品,具有關鍵能力的業務驅動的IT基礎設施。
云計算產品。有基于OpenStack的云操作系統、混合云解決方案等。
下面一張圖是當前華為IT產品線的全家福,可以從幾個維度看;一個維度是IT產品線的總體布局,看每個產品線的發展思路,以及如何從單個的硬件盒子過渡到云計算整體解決方案;另外一個維度是,這些產品線如何組合,為哪個市場服務。
問題四,華為的朋友們是誰?
說完華為有什么之后,再來看看華為怎么做的。今年分析師大會,華為重點強調“使能合作伙伴”。
客觀說,打開IT市場,不僅靠技術,也要靠生態圈和市場開拓能力,這就考驗廠商對市場的理解能力以及合作伙伴的認可度。如果沒有合作伙伴形成生態圈,再好的產品該怎么賣出去呢?
看看華為的朋友們是誰,從存儲、服務器、數據中心到云計算,每一個層面均有合作伙伴,響當當的如IBM、英特爾、SAP、微軟、IDC、賽門鐵克、紅帽等均是,至今已經超過500多家。
有這么多合作伙伴的意思,不僅僅是相互支持,而且產品相互認證。華為的平臺開放性強,兼容性強,不會讓用戶鎖死在一家平臺中,最明顯的是華為化大力氣支持OpenStack社區。
另 外,華為進入華為積極參與100多個標準組織活動,包括SNIA、INCITS、 DMTF、OASIS、CSPEC、PCI-SIG、信安標委、數據中心聯盟、OPNFV、ISO、Energy Star、OCP、CESA等。這也太多了,諸多沒聽過,可見IT有多么復雜。
終極問題,市場能否認可?
我們們就先舉例,可見華為IT進入多少行業中。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SD-DC²產品,已被廣泛應用。華為IT產品線市場總監孫佳韡說,該產品是面向未來的云計算分布式架構,也是未來數據中心的核心架構。自從推出來之后,正進入越來越多的行業。由于現在大多是一期項目或者前期項目,只有等項目結束后才可以對外披露。
標注:可以研究一下這個架構,這是華為未來的重要產品。
例 如電信運營商Telefonica發布整合全球IT基礎設施的UNICA架構,并宣布華為分布式云數據中心架構(SD-DC²)與UNICA架構高度匹 配,華為成為其實施UNICA架構的唯一供應商。基于華為SD-DC²,Telefonica可將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數據中心組成一個統一的虛擬數據中心。
從 單個產品來說,例如,華為是國家電網最大的服務器供應商之一;鐵路總公司位于北京的新調度指揮中心采用華為FusionServer E9000刀片服務器作為業務平臺,承載超過30%的客運及貨運調度業務;荷蘭Deltares是水利咨詢與研究機構,也采用華為E9000替換原有計算 平臺;經系統測試,應用后的E9000的整體性能提升4倍。
為CCTV提供存儲解決方案,為CSS保險公司提供全閃存陣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采用華為OceanStor 18500高端存儲來建設該存儲資源池。
幫 華能集團打造高性價比的災備數據中心,順豐速運采用華為的MicroDC、中石油采用華為“應用級雙活數據中心”解決方案,云數據中心助力鳳凰衛視加快全 球化進展;華為向招商銀行提供FusionInsight大數據解決方案;為沙特TVTC打造覆蓋全國的高效教育云,為中國電信國際公司提供了從咨詢、規 劃、建設到運營的端到端公有云解決方案;
如果要全部列舉出華為的案例,估計幾千字都打不住。之所以不厭其煩的羅列這些案例,是說明在各個產品線中,華為均有典型性的案例,符合各類應用場景。在這些案例中,均屬于客戶在改造、業務發生變化之后產生的需求,多集中在云計算或者大數據方面。
而華為IT則面向云、大數據的基礎設施,在有了技術做支撐之后,不斷推出符合市場策略的新產品和解決方案,這樣才能贏得客戶。
如此說來,誰還能小看華為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