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TD產業進入大增長拐點
2012-05-23 22:17:00 本站原創5月22日,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先后發布了4月份的運營數據,截至目前,我國3G用戶達到1.59億戶,與之前幾月的大幅增長相比,三大運營商4月新增用戶都有不同程度回落。
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兼總工程師陳山枝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TD-SCDMA(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簡稱3G)正處于規模商用過程中用戶規模爆發性增長和產業鏈開始良性循環的重要拐點,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發展前景全球矚目。他預測,今年年底TD-SCDMA用戶占中國移動用戶的滲透率將超過10%,TD-SCDMA有望接近或突破1億用戶大關。
回顧我國百年通信史上第一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TD-SCDMA十余年的標準化和產業化過程,大唐的身影總是出現在一系列具有重大里程碑式意義的關鍵時點上。
1998年6月,大唐向國際電信聯盟(ITU)提交TD-SCDMA技術提案。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2000年TD-SCDMA被ITU批準為3G國際標準。2002年10月由大唐牽頭成立TD產業聯盟,目前已有90多家會員單位,涵蓋運營商、制造商、研究機構等各環節。2005年,大唐推出業界首臺TD-SCDMA直放站,并突破TD-SCDMA/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雙模終端解決方案等一系列關鍵技術。2007年4月,由韓國SK電訊建設的第一個TD-SCDMA海外試驗網在韓國首爾正式開通,大唐為這個試驗網提供了全系列無線產品及配套工程服務。2010年10月大唐作為主要公司推動我國主導的、大唐具有核心基礎專利的TD-LTE-Advanced成功入選4G國際標準。
“作為TD標準的提出者和產業化的主導者,大唐聯合產業界,推動我國工業界歷史上第一次將數千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專利成功產業化,在全球首次開創了TDD制式在蜂窩移動網絡環境大規模部署和商用。”陳山枝不無自豪地說。
產業鏈:中國力量在崛起
TD-SCDMA商用3年,拉動我國GDP達2380億元,直接創造就業崗位43萬多個。
目前,全球任何國家鋪建TD網絡,首選的設備制造商都是大唐、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TD-SCDMA產業化帶動了上下游企業實現群體突破,從低端制造向高附加值高端環節延伸,持續引領產業結構的升級,推動了我國整個通信產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陳山枝認為,TD-SCDMA產業化也帶動了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TD產業化過程中,大唐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目前已占據TD市場三分之一以上市場份額,行業領導地位和市場地位不斷鞏固。
大唐發起成立TD產業聯盟后,將所有TD-SCDMA技術授權給其他合作伙伴,這極大降低了其他廠商進入TD-SCDMA產業的門檻,使后進入企業在已有技術平臺的基礎上迅速切入TD產業鏈各環節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加快了TD產業化整體進程。目前已有超過200家企業進入TD-SCDMA供應鏈,形成了以中國企業為主導,國際跨國公司廣泛參與的多層次產業格局。
同時,大唐采取并行式開發的方式,在系統開發的同時啟動芯片開發,系統和芯片同階段的產品功能與性能可互通測試,芯片與終端企業捆綁開發,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在開發終端產品時,以大唐為主導,系統、終端、芯片及測試儀表企業共同參與,保證廠商間終端產品業務的互聯互通。“大唐建立的終端開放式實驗室,通過不同廠商的互聯互通測試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加速了TD系統和終端產品的成熟與性能提升。”陳山枝說。
4G前景:國際產業界廣泛認可
曾幾何時,“零散無用”的TDD頻段在全世界都乏人問津,經常成為拍賣以歐洲主導的4G標準FDD頻段的“免費贈品”。而今天,全球范圍內TDD頻段戰略地位已悄然提升,TDD頻率陸續發放,在全球頻譜拍賣中逐漸變得搶手,芬蘭、挪威等國家TDD頻段的價格已超過了FDD頻段價格。
中國TD-SCMDA產業化成功經驗和用戶基礎,使TD技術具有更廣泛的國際參與度和代表性,并獲得國際產業鏈全面認可,越來越多的國際主流廠商陸續加入,產業陣營日益龐大。
“TDD支持上下行不對稱的獨特技術能夠更好地滿足移動互聯網發展需要,TD技術為未來全球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發展開辟了新的技術體制與路徑,這是大唐與中國企業對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的突出貢獻。”陳山枝認為,在未來10至15年內,TD技術將在全球范圍內商用,并占據全球4G移動通信市場30%以上的市場份額。
陳山枝介紹說,在TDD制式4G領域,大唐在全球標準提案數和通過數處于全球第一。“基于此前大唐在系統設備、芯片及解決方案以及儀器儀表等環節的產業布局優勢,大唐有信心成為TD產業4G發展的關鍵主導力量。”
統計顯示,截至今年4月,全球已有7家運營商正式啟動TD-LTE商用服務,超過15家運營商明確TD-LTE商用計劃,建成37個試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