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I領先的真相: "幕后英雄" 更多來自中國!
2025-02-12 12:37:58 EETOP人工智能(AI)浪潮正席卷全球,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在技術與研究方面相對領先。然而,美國智庫對AI領域研究者進行的分析卻發現,盡管美國機構和企業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仍領先于中國,但在美國企業和研究機構中專門研究AI的頂級研究人員里,畢業于中國大學的人數已超過美國。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盡管美國在AI研究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2024年的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領域中,AI相關研究成為頒獎對象,獲獎者多為美國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相關人士,展現了美國的高研究水平。同時,美國在AI相關技術和產品上正與中國擴大對立,但實際上,支撐美國研究能力的“幕后英雄”很可能是中國。
報道指出,美國保爾森基金會(Paulson Institute)旗下的馬克波羅智庫(MacroPolo)對2022年和2019年在AI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上發表論文的作者進行了頂級研究者分析。調查發現,2022年,Google和斯坦福大學等美國企業占據了前10名中的7個機構,反映了美國獨強的格局。而中國則緊追其后,2022年來自中國的論文數量增加,北京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進入了前10名。
來自中國的優秀年輕人正在為美國機構做出貢獻。盡管在產業界,美中對抗正在加劇,美國從2022年前后開始限制對中國出口最尖端半導體,并擴大調查通過第三國出口至中國的AI芯片等。然而,2025年1月,中國的新興企業“DeepSeek”公布了高性能生成式AI。
智庫的分析還揭示了另一個觀點。針對頂尖研究論文作者背景的分析顯示,在美國的企業和研究機構中專門研究AI的頂級研究人員中,畢業于中國大學的人數最多,從2019年的27%躍升至2022年的38%,已超過了從美國大學畢業的37%。
對此,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革新智慧統合研究中心負責人杉山將表示,來自中國的一定比例的優秀年輕人正在為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發展做出貢獻。
報道認為,這一現象也令人擔憂美國獨強的格局是否會動搖。特別是中國過去通過1990年代以后的“海歸政策”和“千人計劃”,重用從歐美回國的留學生等,推動了科學研究的發展。若中國政府和企業借此吸引海外人才回國,AI領域的研究能力有可能因此提高。
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因頂尖科技公司聚集而成為科技人才的首選。馬克波羅智庫2022年的分析顯示,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外國人中,仍有約80%選擇美國作為就業目的地。
科學雜志出版龍頭Springer Nature也指出了中國的弱點。2024年對科學研究機構進行評估的《自然指數》顯示,與美國和英國相比,在AI領域,中國研究機構單獨進行研究的情況較多。
報道指出,一般來說,要取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往往需要跨越國界的多樣化人才的協作。中國正在向美國輸送優秀人才,但作為研究組織,美英仍略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