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在京召開:人工智能改變教學方式
2019-05-19 09:32:25 光明網
在北京的創新高地中關村軟件園互聯網創新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斯蒂芬妮亞·賈尼尼,協同日本、新加坡、南蘇丹等國的教育部長和高級代表,實地體驗各種智能教育產品和智慧課堂解決方案,探索未來學習模式。
語音識別讓聲音秒轉文字,圖像識別能通過拍照、調整,幾秒鐘就能把紙上的文字全部轉為電子文檔,英語、數學等學科,通過掃描試卷,機器就能精確評判對錯,不僅能分析全班在每一題上的正確率,還能在錯誤最多的題目中看到典型錯法。
首屆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參展企業 科大訊飛教育事業群副總裁 任萍萍:人工智能技術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口語評測,圖像的識別自動閱卷等等,將這樣的技術,運用到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幫助到孩子去做個性化的學習定制。
語音識別技術,不僅能幫助說方言的孩子學習普通話,也能幫助全球的人學習中文。這些讓柬埔寨國務卿伊姆·科赫大開眼界,拿著手機全程錄像記錄。
柬埔寨國務卿 教育青年與體育部副部長 伊姆·科赫:我們柬埔寨缺少師資,而學生卻想學很多東西,他們想學英語、學漢語,但是我們缺少達標的老師,只有發言不標準的語言老師,導致他們學中文的時候,他們講的中文沒人聽得懂,但是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標準的發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斯蒂芬妮亞·賈尼尼:全球有2.65億兒童不能上學,還有差不多6億兒童的小學數學、寫作和閱讀都還不熟練,人工智能是新興的技術,已經在劇烈改變人們的生活,人工智能和教育的關系很關鍵,因為它可能革新我們的教學方式。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EETOP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關鍵詞: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