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器 —— 1964 年《007:金手指》
激光 —— 1964 年《007:金手指》
《金手指》一片中的大反派 Auric Goldfinger 想要用激光將邦德切成兩半,后來類似的橋段也成為了各類影片爭相模仿的對象 —— 不一定是激光,可能還有電鋸。只要肯花錢,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都能買到激光器,只不過威力小點兒,只能把紙燒穿。現(xiàn)在各國都在研制威力更大的激光武器,不過像電影中那么小威力那么強的還有些時日。
遙控門 —— 1965 年《007:霹靂彈》
其實在 1965 年的時候遙控門已經(jīng)不是新技術(shù)了,但考慮到那個時候的信息傳播速度,這個當時已有將近 10 歲的科技還不為人所知。所以,當 Emilio Largo 用一個偽裝成香煙盒的設(shè)備打開暗門時,觀眾們都驚呆了。至于現(xiàn)在……我們要讓一個自動門開啟難道還需要親自動手按嗎?
噴氣背包 —— 1965 年《007:霹靂彈》
就造成的轟動來看,噴氣背包應(yīng)該是《007》系列里頭最炫最酷的裝備了。邦德在擊斃魔鬼黨成員 Jacques Bouvar 后,利用火箭背包迅速逃離。現(xiàn)在這東西雖然仍然高大上,可真的不是什么稀罕物了。還記得幾天前迪拜的噴氣背包客伴飛客機嗎?那可比電影里的先進得多。
小型旋翼機 —— 1967 年《007:雷霆谷》
在《雷霆谷》中,邦德駕駛著一架 Wallis WA-116 小型旋翼機大殺四方。從海報上我們就可以看到它身上什么都有:火箭彈、機槍、火焰噴射器,甚至還有導(dǎo)彈。其實這種旋翼機現(xiàn)實中真實存在,它由英國皇家空軍中校 Ken Wallis 發(fā)明,1961 年首飛。6 年后,WA-116 出現(xiàn)在了電影中。唯一遺憾的是,現(xiàn)實中的 Wallis WA-116 可沒那么些武器。
迷你照相機 —— 1969 年《007:女王密使》
也是從《007》開始迷你相機就成了特工們的標配,甚至在 20 世紀 60 年代末,這樣的設(shè)備都成了人們的寵兒。到了現(xiàn)在,迷你相機滿大街都是。如果我們把手機都算作是這種設(shè)備的話,那就幾乎等于是人手一部了。
指紋掃描儀 —— 1971 年《007:金剛鉆》
邦女郎 Tiffany Case 和她的指紋掃描儀在當時可是罕見玩意兒,而邦德巧用假指紋瞞天過海更是讓觀眾大呼原來還能這樣。現(xiàn)在么,各位鋒友看看自己手上的手機吧。小編每天上班都要按那么一手咧。
水上摩托 —— 1977 年《007:海底城》
只要是有海的動作片就一定要有水上摩托追逐戰(zhàn)。當然了,這又是《007》引領(lǐng)的風潮。邦德當時駕駛的被稱為“Wet Bike”,是世界上第一批水上摩托。這種載具現(xiàn)在有多普及,相信已經(jīng)不用多說了。
偏光太陽鏡 —— 1985 年《007:雷霆殺機》
在這部影片里,邦德利用特制的偏光太陽鏡看穿了染色玻璃,目睹了 Zorin 正在交給 Stacey Sutton 一張支票的場景。美國時尚運動眼鏡品牌歐克利已經(jīng)開發(fā)了一款新產(chǎn)品,墨鏡上有的不光是偏光鏡片,甚至還內(nèi)置了耳機和 128MB MP3。
報警手表 —— 1987 年《007:黎明生機》
當 Pushkin 大將意識到自己被邦德盯上之后,他按下自己手表上的表冠,令自己的保鏢手腕上的表響起報警聲。現(xiàn)在的手表,不僅是實現(xiàn)這種功能,甚至還可以遠距離傳輸心跳和涂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