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500萬元!海淀區集成電路流片補貼指南發布
2025-02-16 13:23:15 EETOP2025 年 2 月 14 日,在備受矚目的 2025 海淀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關村科學城集成電路流片補貼申報指南》正式發布。這一舉措聚焦海淀區從事集成電路設計業務的企業,最高給予單個企業 1500 萬元補貼,旨在大力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發展。
此次發布的《申報指南》重點支持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展多項目晶圓(MPW)或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在支持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開展多項目晶圓(MPW)首輪流片方面,對境內企業按照不超過產品流片費用的 50% 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上限 300 萬元;對境外企業按照不超過產品流片費用的 30% 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上限 200 萬元 。
在支持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方面,針對不同制程和地區,補貼政策各有側重。對境內開展先進制程(14nm 及以下)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的企業,按照不超過產品流片費用的 30% 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上限 800 萬元;對在境內開展成熟制程(14nm 以上)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的企業,按照不超過產品流片費用的 20% 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上限 500 萬元;對在境外開展先進制程(14nm 及以下)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的企業,按照不超過產品流片費用的 15% 予以獎勵,單個企業上限 500 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關村科學城集成電路流片補貼申報單位需在相關期限內開展多項目晶圓(MPW)或工程產品首輪流片(全掩膜),且產品流片合同已執行完畢,并在海淀區開展該產品產業化工作。若企業有多個產品符合多項申報條件可同時申報,不過單個企業本年度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 1500 萬元。
集成電路作為科技發展的關鍵領域,是各行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基石。近年來,海淀區積極構建 “1+X+1” 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等新興產業發展。早在 2024 年 8 月,海淀區就發布了《中關村科學城集成電路創芯引領行動計劃 (2024-2026 年)》,為未來三年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明確了任務。此次《申報指南》的發布,是海淀區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的關鍵一步,有助于推動地區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降低設計企業流片成本,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海淀區集成電路產業已頗具規模,形成了以設計業為核心,涵蓋封測、設備和材料研發的產業體系。區域內聚集企業 240 余家,約占全市一半以上,擁有 10 家上市企業、3 家獨角獸企業、44 家國家級專精特新 “小巨人” 企業,“一區一帶” 協同創新發展格局已然形成。此次新措施的出臺,無疑將為海淀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進一步鞏固其在全市乃至全國集成電路產業中的重要地位。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實施,海淀區集成電路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在全球產業競爭中嶄露頭角。
關鍵詞: 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