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前5個月中國生產了1400億顆芯片!
2021-06-18 11:49:26 EETOP根據政府周三公布的數據,中國5月份的集成電路產量達到了歷史上單月最高水平,因為在全球半導體嚴重短缺的情況下,中國生產商正在全力以赴地生產芯片。
2021年5月,中國各企業生產芯片299億顆,同比增長37.6%。4 月份,制造了 287 億顆芯片,3 月份制造了 291 億顆芯片。
雖然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和增長速度明顯加快,但計算 IC 數量可能并不是衡量其性能的理想指標。中國政府報告的芯片數量包括存儲芯片以及用于汽車、家用電器、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的各種處理器。事實上,中國制造的芯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英特爾、三星和 SK 海力士等在中國生產 3D NAND 的公司制造的。
中國也有大型的本地邏輯芯片生產商。雖然中芯國際 (SMIC) 和華虹等公司無法使用更先進的工藝技術生產芯片,但現在使用的大多數芯片都是使用 28 納米及以上的工藝制造的,因此中國大陸的代工廠可以通過這些技術來支持中國汽車和消費電子行業。
最新數據證實,中國正在積極追求半導體生產的自給自足。當前,中國的半導體領域仍然嚴重依賴進口和美國技術來滿足國內需求。
本月初來自中國企業信息提供商企查查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中國新注冊的芯片相關公司數量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兩倍多,達到15700家。
芯片公司數量和產量的激增是在該行業出現投資浪潮的背景下出現的,這部分歸功于政府慷慨的補貼和其他激勵措施。
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行業受到了美國實施的一系列制裁。
中國大陸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因被指控與軍方有關系而受到制裁——該公司否認這一指控。同時,中國被阻止從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ASML獲得先進的光刻工具。
然而,中國在更成熟的領域正在取得進展,如使用老工藝節點的芯片制造,以及存儲芯片的制造。
盡管中國的集成電路生產在增長,但中國仍在進口更多的產品以滿足行業需求。今年前五個月,中國的集成電路進口量比2020年同期增長30%,達到2603.5億個,幾乎是同期中國國內產量的兩倍。
3月,中國采取行動,在2030年之前免除進口半導體零部件和材料的稅費,因為在中美科技戰中,中國正在加倍努力推動芯片發展。
關鍵詞: 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