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靈思:超越摩爾定律
2011-05-16 10:39:51 本站原創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通信和IT領域。在剛剛過去的世界知識產權日,“一流的企業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產品”的行規再次深印人心。
而從近日來熱炒的通信專利糾紛也可看出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對于這些糾紛,有人嗟乎“相煎何太急”,有人淡然“均為利益所致”。但無數企業還是為了專利在堅持著,因為專利恰恰體現了一個企業在某個領域的領導地位。
高通憑借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廣泛的專利授權,為公司持續的大規模研發投入提供了資金支持,借此成為無線領域的“領頭羊”,愛立信同樣也是專利的受益者,憑借在全球簽署的90多份專利授權協議保持著無線領域的“老大”位置。
今天在被行業廣泛認為“勢在必行”的可編程(FPGA)領域,同樣也有一家因為不斷創新,持續發明專利而成為領導者的廠商,這就是美國硅谷的賽靈思公司(Xilinx)。2009年,賽靈思共同創始人之一RossFreeman先生因為FPGA的發明,榮登了美國發明家名人堂,與愛迪生、貝爾、英特爾的創始人安迪·葛洛夫等著名發明家共享榮耀。2011年3月,賽靈思更是通過Kintex-728nm芯片的發售,成為全球半導體領域第一家發售28nm芯片的企業。
在硅谷圣何塞(SanJose)的賽靈思總部,一進主樓就可以看到一面專利墻,密密麻麻地掛滿了專利牌匾,牌匾上刻有成立以來賽靈思所有的專利名稱和其擁有者的名字,每塊牌匾代表一項專利,總共有兩千五百多塊。
“賽靈思自成立以來的27年中已經擁有2500多項專利,從2006年開始我們每年大約有250項專利成功申請。今年我們還是會繼續保持在發明專利上的投入,有個數據可以與您分享的是,截止到目前為止,2011年我們已經獲得了84項專利。對于一個全球員工3000人左右的公司來說,2500多項專利是賽靈思堅持創新的有利證明,同時也標志著我們是一個以創新為主導的公司。創新,讓賽靈思擁有FPGA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而且維持這樣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12年了。”賽靈思亞太區市場及應用總監張宇清在接受《通信產業報》(網)采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自1992年以來,賽靈思平均每年成功申請的專利有100項。業內人士也分析,正是由于掌握了技術創新之“錘”,賽靈思才能坐穩FPGA領域“老大”的位置。
技術的力量超越摩爾定律
在芯片領域,有一條著名的定律——摩爾定律,由英特爾(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Moore)提出,他認為,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當價格不變時;或者說,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
多年來,摩爾定律成為芯片行業發展遵循的重要準則,而正是因為受限于摩爾定律,FPGA容量的提升仍然不足以替代今天高端應用所需的ASIC或ASSP,也不能滿足開發這些大型ASIC或ASSP原型的需要。
為了使FPGA能夠滿足今天那些需要高密度晶體管和邏輯,以及需要極大的處理能力和帶寬性能的市場應用,必須采用全新的技術來突破摩爾定律的限制。
賽靈思做到了,并且在這一領域獨占鰲頭。去年年底推出業界首項堆疊硅片互聯技術(StackedSiliconInterconnect),該技術通過在單個封裝上集成多個FPGA芯片,通過采用3D封裝技術和微型硅通孔(TSV)技術,實現了突破性的200萬個邏輯單元容量、帶寬和功耗優勢。得益于這項技術,賽靈思28nm7系列FPGA目標設計平臺所能滿足的資源需求是目前最大單芯片FPGA所能達到的兩倍。
“在科技領域,創新是命脈,賽靈思的理念也是‘以創新來創造一切’,作為之前28nm技術的延續,今天發布的堆疊硅片互聯技術讓賽靈思超越了摩爾定律。”張宇清表示。
盡管已經發布了一款可以改變FPGA業界的產品,賽靈思依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而是將FPGA行業帶向了另一個高度——走向嵌入式市場的應用藍海。
今年年初,賽靈思宣布推出行業第一個可擴展處理平臺ZYNQ7000系列集DSP,嵌入式和FPGA功能為一體,旨在為視頻監視、汽車駕駛員輔助以及工廠自動化等高端嵌入式應用。提供所需的強大的處理與計算性能水平。
據介紹,ZYNQ不同于傳統的FPGA,而是把ARMCortex-A9MPCore處理器片上系統(SoC)與28nm低功耗可編程邏輯緊密集成在一起,可以幫助系統架構師和嵌入式軟件開發人員擴展、定制、優化系統,并實現系統級的差異化。
張宇清表示:“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單一ASIC、單一ASSP或是單一FPGA產品遠遠不能滿足用戶產品研發的需求,必須將多種技術相融合,才能制勝市場。顯然,ZYNQ已經邁出了這一步。”
從遵循到超越再到蛻變,賽靈思正在引領著FPGA行業的發展潮流,值得一提的是,從去年開始,賽靈思已經將觸角伸至22nm可編程邏輯器件產品的研發中。
“我們有一個清晰的路線圖,會在合適的時候推出合適的產品。”張宇清表示。
“我們有強大的現金流保障”
技術的創新,產品的創新,尤其是那些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里程碑式產品的創新,均得益于賽靈思強大的財政實力的支持。張宇清告訴記者:“沒有良好的財務狀況,是玩不轉FPGA市場的,因為這個市場變化太快了,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在革新。而賽靈思有著強大的現金流,使得我們的技術創新變得游刃有余。”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iSuppli統計,賽靈思在2010年創造了23億美元的收益,這對于一個只有3100員工的公司來說,無疑是很風光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賽靈思的利潤率達到65%,這在通信和IT公司是太少見的一個數字,正所謂有現金流支持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又使得賽靈思為公司的收入實現了保證。
每年,賽靈思會將收入的20%以上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中,在美國、愛爾蘭、印度、新加坡以及中國等多個國家都設立了研發中心,支持各種創新技術的研發。例如,早在3年前,賽靈思就開始了28nm芯片的研發,而從去年開始22nm芯片的研發,這些研發成本都將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與此同時,賽靈思在全球設立了價值1億美元的生態系統基金,主要致力于加速、拓展并加強賽靈思的產品采用與業務增長,從而進一步增強賽靈思不斷擴展中的平臺。
目前,賽靈思已經形成了完整的FPGA產品線,包括VIRTEX、KINTEX和ARTIX三大系列,以及直接面向SoC嵌入式市場的ZYNQ7000系列。“從早期的可編程邏輯器件(PLD),到后來的FPGA解決方案,發展到現在的系統方案或目標設計平臺供應商,完成了一個個行業矚目的轉變,賽靈思正引領著行業技術和行業應用不斷向更深層次進展。”張宇清表示。
技術和產品的雙重創新使得賽靈思占據了50%的FPGA市場份額,并成為中興、華為、思科以及索尼等公司的全球最佳合作伙伴。
不僅僅是127億美元的市場
隨著更多產品的推出,也使得賽靈思有足夠的資本進軍更為廣闊的市場。
ZYNQ的推出,賽靈思將觸角伸至嵌入式市場。賽靈思的數據顯示,嵌入式市場到2014年市場總值將達到127億美元,這些市場覆蓋汽車駕駛員控制、智能視頻監控、工業控制、遙測與制導、企業毫微微蜂窩基站、廣播級攝像機、多功能打印機以及航空航天電子。
而國內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賽靈思找到了更為重要的投資興奮點,例如寬帶提速工程、三網融合、物聯網以及云計算等。
例如,在中國移動面向云計算和三網融合推出的C-RAN架構,賽靈思作為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為C-RAN提供軟件無線電解決方案,能夠實現50%的功放效率的降低。
FPGA領域的快速增長也使得賽靈思看到了更多的曙光。2010年,整個FPGA行業都經歷到了非常強勁的增長,這是因為相對于比較昂貴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和專用標準產品(ASSP),FPGA由于可編程的特性更加靈活,性價比也更加優秀。
而更加重要的是,FPGA對于世界級的設備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當今競爭日趨激烈的經濟環境中,可編程平臺對于想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世界級系統公司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只有超大批量商用產品才能夠承受專用器件的成本和風險。”FPGA領域的業內人士分析。
“未來的市場讓我們越來越興奮,賽靈思將會進行持續的創新,保持市場領導者的地位。”張宇清很看好賽靈思的發展。
■鏈接
贏在專利
賽靈思成為FPGA行業的老大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創新的力量,而專利正是一個最好的證明。上圖表明了賽靈思現有效的專利情況。
·截止2011年5月,已擁有2500多項專利
·自2006年以來,平均每年成功申請專利數超過250項
·2011年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成功申請84項專利(截止至2011年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