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轉用AMD 心得,Linus先說了十分滿意。并進一步表示,基于英特爾的Xeon CPU 定價策略,如果使用者要獲得2倍的運算性能,基本上都要付出5 倍的價格,因此Linus在個人工作站上,都僅使用英特爾消費型的CPU。然而,使用AMD 的RyzenThreadrippers,即便之后需要花更多的錢買散熱元件和主機板,但可以讓使用者用2 倍的價格,得到2 倍的運算性能。換言之,使用者的花費和運算效能是成正比的。
接著,Linus話鋒一轉提到了ECC 的重要性,認為ECC 的可用與否非常重要,英特爾的市場切分策略,幾乎扼殺了整個ECC 產業。Linus強調,他對英特爾的消費型產品很滿意,但不認同英特爾對ECC 的態度;現代DRAM 內存如此可靠以至于不需要ECC 的說法十分天真,像給孩子講的睡前童話一樣。
Linus指出,數十年來,不停地發生無法解釋奇怪的隨機核心錯誤,而這些錯誤的成因,皆指向糟糕的存儲器;而ECC 可以防止Rowhammer 錯誤,Rowhammer 問題已經存在已久,但硬件制造商依舊強調Rowhammer 是攻擊造成,而非偷工減料。
Linus補充,現在要找到ECC 存儲器十分困難,且價格昂貴,這歸咎于英特爾錯誤的策略,強調消費者不需要ECC;但由于AMD,這個情況開始有所改善,因為AMD 雖然沒有官方正式支持ECC,但卻容許市場修復這些問題。